棉洋镇黎洞村村民合伙开荒荒地变良田

今年开春以来,棉洋镇黎洞村不断创新新思路举措,采取合伙开荒等措施,全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利用,让荒地变良田,在守好“米袋子”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一起看看以下视频:

近日,记者来到棉洋镇黎洞村丝苗米示范基地看到,农机在田地间来回穿梭,帮扶工作队与黎洞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卷起裤脚、拿起秧苗在开荒好的田地间各自忙碌着。一排排整齐有序的秧苗在稻田里快速延伸,不一会儿,一块接一块的农田就披上了淡淡的绿装。黎洞村党总支部书记张爱发告诉记者,为了把村里的撂荒地重新利用起来,张爱发和村干部曾挨个给村民讲解了复耕政策,给在外乡贤打电话,组织村民开了多次大会,希望大家能一起支持村里的工作,让大家把撂荒土地先免费“让”出来,采取“合作社+股份制”的模式进行荒地复耕,用来专门种植丝苗米。让张爱发没想到的是,当天就有不少村民参股,更有不少的党员直接自动的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这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信心。

黎洞村党员张剑科:作为一个黎洞村的党员,我非常支持也积极参与,我认为这个工作是好的,接下来会积极做好动员工作,希望各位乡贤群众、党员积极参与起来,共同把撂荒复耕的工作做起来。

黎洞村乡贤张裁玉:对于黎洞村书记发动的这次复耕复种(的项目),我们在外的乡贤感觉非常好,所以我们发动所有出门工作的村民一起来支持这项工作,有钱出钱没钱就出力,一起帮忙,现在复耕回去了多好看,空气也好。

据了解,这些荒地收集起来后,由村里新成立的农业合作社统一规划,同时通过“发行”股、每股元的股份,解决撂荒地整治的启动资金和持续耕种问题。股东每年将根据收益获得相应分红,田地产出的粮食还将按照成本价优先按需供应给股东和村民。通过这样一个模式,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工人,打造“打工挣薪金、经营赚现金、入股得股金”的“一地生三金”模式,逐步带动有劳动力的村民参与到种植养殖产业中,实现了集体收益与村民收入互促互进、共同提升。该村早造已开垦撂荒地近亩,合作社后续还将继续把剩余的亩荒地复耕,并购置农机、解决水源、拓展农产品销路,在持续推进撂荒地复耕复垦的同时,让经济效益更加明显。

黎洞村村民张文森:我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看到到处都是荒田荒地都会心疼,现在看到大家把荒田开荒回来,保住了农田,也保住了粮食,把荒田转变为粮仓。

黎洞村党总支部书记张爱发:作为村里的带头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作用,号召党员、乡贤、群众共同参与到这个撂荒复耕工作中来,保障粮食安全,到目前为止,乡贤和群众都大力支持,都想把这件事做成,做好。

来源:五华新闻◆梅州正式上线支付宝“粤医保”!操作指引快收藏→◆尽快接种第一针!县医保局向老年人发出倡议◆这些森林防火知识要掌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azx.com/whfz/147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