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们总结的广东美食地图真的值得好好收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在广州、食在广东!大广东的美食多不胜数,款式多样,不仅精致,搭配也是极尽心思!从一台便可以看到广东人的饮食文化与养生理念!

在广东,毫不夸张地说,只要你在地图上任意选一个地方,然后朝着该方向前进,一路上你都能收获惊喜———不同风味但真正原生态,同时又很有文化底蕴的美食。不知哪位好食之徒,绘出以下这一幅特别的广东美食地图!小编与大家一起分享个中一二!

广州

拉肠

广州最好吃的拉肠通常分布在老城区的各个角落,从粉皮的薄厚软韧度到哪家阿姨比较专业比较有型,甚至哪家豉油调的最好,都是拉肠比拼的范围。这个标准是独一无二和个性化的,吃拉肠与其说是追求传统的味道,不如说是钩沉那些潜藏在自己味觉记忆深处的那些美好回忆。

粤式烧鹅

烧鹅是广州传统的烧烤肉食,并且位于广州十大名菜前列,可想而知烧鹅在广府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高。烧鹅以整鹅烧烤制,外皮脆,里肉嫩,肥而不腻,表皮光滑油亮,在广州宴客必不可少的菜品之一!尽管全广州烧鹅有各式各样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口味,但都成为各大酒楼食肆的招牌菜。

广式点心

点心界里面最受广州人欢迎的“四大天王”分别是:虾饺、干蒸烧卖、叉烧包和蛋挞。这四种点心代表了广式早茶美食的精髓,无论是资深老广还是外地游客,去“叹早茶”怎能不吃虾饺、干蒸烧卖、叉烧包和蛋挞?

佛山

佛手骨

如果拿现在流行的烧排骨来相比,这款传统的佛手骨简直就是排骨世家的始祖呀!味道远远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说不知道,看上去好像一条大大的鸡脚,其实是精选的猪腩排,肉质特别嫩滑,表面干身酥脆可口,咬下去浓浓的蒜香味充溢着整个口腔,肉汁丰富鲜味,用手抓住整条咬,啖啖肉好满足!

得心斋扎蹄

在佛山,说到老字号美味,就不得不提位于文华北路的“得心斋”。相传这家店始创清朝乾隆年间,有着多年历史。而扎蹄则是它的招牌“成名作”,制作关键在于选用上乘的猪蹄去骨做原料与多味香料同煮,再把处理好的枚肉、腿肉切成薄片,一层肥一层瘦地间隔着,酿进挖空骨肉的猪蹄里,用水草连皮带馅把猪蹄切成片状,淋上适量麻油,皮爽肉脆,五香和味,蘸上秘制卤水酱,入口清爽不油腻,肥瘦相间,口感爽脆得来脂香浓郁。另一道招牌菜“得心应手饭”也是不可错过,顾名思义,得心应手中的手就是美味猪手,跟扎蹄底味相同,配以米饭和猪蹄汤,大大一份,满足度爆灯。

肇庆

裹蒸

裹蒸,也叫裹蒸粽,它与粽子的区别在于,粽子的外衣是粽叶做的,裹蒸的衣服则取材冬叶。肇庆人制裹蒸非常讲究,一要选用色绿、叶香、防腐的冬叶作裹蒸的外皮;二是选用上好糯米和当年绿豆;三是做馅的猪肉以肥瘦相间的为上乘;四要加五香粉、曲酒作调料,以使馅味醇香、肥而不腻。将浸泡过的糯米和绿豆沙、咸蛋黄、猪肉馅等用模具包出有棱角的裹蒸后,将其放入桶里用明火煲煮十个小时以上,直至糯米、绿豆、猪肉完全融合。入口比一般粽子更为松软。

香芋南瓜肇实煲

采用香芋、南瓜和肇实同煲,咸淡适中、色泽鲜艳,气味芬芳,糯而不腻,实乃养生尚品也。

清远

吊烧鸡

清远鸡最大的特点有“三黄”:皮黄、脚黄、嘴黄。而最正宗的清远鸡在清城区洲心一带。因此,清远的吊烧鸡也以清城区的洲心烧鸡为代表,烤制出来的烧鸡色泽金黄,肉质酥香、嫩滑、骨脆有味、肥而不腻、浓香扑鼻,是品尝清远美食的首选。

经过民间厨师多年的继承发扬,清远吊烧鸡已发展出松香、炭烧、电炉等多种风味。而最地道的吊烧鸡,还是非古法砖窑炭烧的吊烧鸡莫属。说起清远的古窑吊烧鸡,让不少吃货垂涎三尺,其香酥、骨肉分离非一般的烧鸡可比拟。

连州菜心

连州地处粤北,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溪水清澈,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大的特殊气候,使得种植出来的菜心鲜甜美味。珠三角和省内外的酒家老板都说,连州菜心营养价值高,高蛋白,低脂肪,富含胺基酸、维生素、糖、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有很强的保健功能,对身体大有裨益。

东莞

厚街濑粉

濑粉是堪称东莞名片的一种小吃,而东莞最为之出名的烧鹅濑,当然要数厚街濑粉莫属。厚街濑粉最讲究的就是高汤,一锅汤里放上整只鸡、大块肉、大块骨,再加许多特种药材和香料熬制,美味的厚街濑粉的汤底就这样出来啦。吃的时候,将濑粉在热水中烫一烫放入碗中,然后加上一大勺高汤,粉面再铺上一层皮脆肉嫩的烧鹅,那本就鲜美的汤中浸上了烧鹅的香味,更是美味诱人!各位吃货,看到这里流口水了吗?

酥香难忘的糖不甩

说到东莞的经典小吃,那就一定要提美味诱人的糖不甩啦!糖不甩是汤圆的孪生兄弟,又名“如意果”,口感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味香四溢、老少咸宜。“糖不甩”做法简易,直接把糯米粉煮熟,挪搓成粉丸,在铁锅中用滚热的糖浆煮熟,然后撒上碾碎的炒花生。据说这个名字还有一个跟姻缘有关的典故:听说旧时在男婚女嫁还比较保守的时代,男女婚配都是靠的相亲。每当媒婆带着年轻“后生哥”到女家相亲完后,女家如果同意了这门亲事,便会煮“糖不甩”来招呼男方,意味着这门亲事“甩”不了。

惠州

敛糕

敛糕,惠州话读作“敛校”,是一种在传统风俗礼仪中的专用食品。惠州风俗,喜事要蒸红敛糕,丧事蒸白敛糕;出生满月,外婆要蒸红敛祝贺;新婚回门,外家要蒸红敛糕作为回礼。此外年节的“观音做会”,也要蒸敛糕。敛糕一般用四分糯米,六分粘米,混合后用水调匀,加上糕种,而后制成饼状蒸熟。红敛糕是米粉用水调匀时另加了花红粉,使敛糕呈红色。

梅菜扣肉

梅菜是惠州传统特产,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被传为“正气菜”而久负盛名,据说它与盐焗鸡,酿豆腐同时被称为“惠州三件宝”。梅菜扣肉美味可口,爽口而不腻人,深受人们喜爱而成为惠州宴席上的美味菜肴。

深圳

大盆菜

深圳本地的料理是粤菜系的,一般是客家菜和潮州菜居多。而大盆菜是深港地区的客家人特有的传统美食,制作复杂,一般市区的粤菜馆都吃不到。

沙井鲜蚝

蚝是宝安最著名的特产,以沙井蚝最著称于世。因沙井的蚝田处于咸淡水交汇之地,蚝吸食海水里的浮生物特别多,所以这里的蚝长得比其它地方肥大,味道也更鲜美。沙井蚝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1、B1、B2、D等,含碘量是牛奶和蛋黄的倍,沙井蚝及其制品蚝干(鼓)和蚝油大量畅销于香港、南洋及欧美等地,一直供不应求。吃法多样,煮汤更是鲜美可口。

珠海

珠海膏蟹

珠海膏蟹肉肥膏厚,味腻香而无腥臭。尤其是南水、淇澳螃蟹闻名遐迩,人称之为“顶角膏蟹”。珠海地处珠江和西江的出海口,咸淡水交界,海岸线长,滩涂广阔,这里盛产的蚝和白蚬是膏蟹的上等食料,加上沿岸工业污染少,出产的螃蟹没有内河和淡水湖生产的螃蟹那种泥草腥味。

蟹肉甚鲜美,营养丰富,确非凡品所翼及,用以制作“蟹黄扒瓜甫”、“蟹肉炒鱼肚”、“蒸膏蟹”及“蟹肉银针桂花翅”、“稣炸蟹盒”等菜式,堪称佳馔。吃螃蟹最好在冬前春后,这时的膏蟹正是“蟹封嫩玉双双满,壳近红脂块块香”。

横琴蚝

横琴蚝是生长在珠海市横琴岛的一种牡蛎。横琴蚝生长在咸淡水域,有适当的阳光照射,涨潮的时候,水能盖住,退潮的时候,能露出来晒晒太阳。因此具有美味的特点。

横琴蚝以大、肥、白、嫩、脆傲视同类。横琴蚝如今也和阳澄湖蟹一样,套上了一只塑料防伪环,上面标明其出身之纯正,来路之清白,售价18左右元一只。这种优质鲜蚝,专门用于刺身,算得上是“蚝门”贵族。

汕尾

菜茶

說到海丰小吃,不得不提的就是菜茶啦!!先介绍一下:菜茶用猪骨熬的浓汤,而加在茶里的先是用多种蔬菜还有鱿鱼干、虾仁、虾干等东西炒汤料,加撒上炒米、花生,就成了一碗香香喷喷的菜茶了

菜包\菜粿\菜包粿

没吃过菜粿就不要说去过汕尾了。菜粿:梅陇地区最出名的小吃之一,采用刚刚收成的新米磨成粉,在太阳底下晒干。制作时用温水拌搅,用手搓揉,成为很有弹性的垛皮。再以芹莱、蒜子、瘦肉鲸鱼丝、炒熟的芝麻和花生米为内馅,精制而成。一般来说,蒸熟便可吃,也有的人讲究一点,蒸后又煎。梅陇的“菜稞”,嫩滑喷香,十分可口。这种点心最早的时候叫做菜包,寓意把“财”包起来。从前,到了农历的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做了招待客人,由此祝愿一年四季五谷丰登,现在已经成为海丰地区街头巷尾常见的一种小吃,通常用作午餐。据说梅陇的是最好吃的。有机会要试试。PS:不要误会这是饺子,是不同的一种食品!

揭阳

洪阳粿汁

洪阳粿汁是广东省揭阳市普宁最出名的小食之一,具有粿皮韧而脆,清香爽口的特点,汤水鲜美,料也丰富。

桥柱鹅肉饭

桥柱鹅肉饭的搭配一般是一碟鹅肉,一碟撒上普宁豆浆的空心菜,一碟白菜,一碟炸的酥脆的普宁豆干,一碟卤鹅肝鹅肾鹅肠,还有一碟午餐肉紫菜汤。青菜的搭配有时看季节而定。两肉三菜一汤的搭配足以让人吃得满嘴流油,鹅肉经过厨师的卤制,没有了它本身的腥味,剩下的只是鹅肉的嫩滑鲜美,鹅肉不老,卤味Q弹,豆干酥香,青菜爽口,肉汤开胃,让人难以忘怀。

汕头

卤水鹅肠

经过卤制以后,去除了鹅的腥味,鹅肉丰满,吃起来软中带嫩,吃完以后有回味,吃的时候喝点酒最宜。

手打牛肉丸

地球人都知道!选用新鲜的牛腿包肉作料,去筋后切成块,放在大砧板上,用特制的方形锤刀两把(重量3公斤左右),上下不停地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浆,加入少量雪粉、精盐、上等鱼露和味精,继续再槌15分钟,随后用大钵盛装,加入方鱼末、白肉粒和味精,拌匀,用手使劲搅挞,至肉浆粘手不掉下为止,然后用手抓肉浆,握紧拳挤成丸,用羹匙掏进温水盆里,再用慢火煮丸约8分钟,捞起牛肉丸。食时用原汤和牛肉丸下锅煮至初沸(煮时水不能太沸,否则牛肉丸不爽滑),加入适量味精、芝麻油、胡椒粉和芹菜粒,配上沙茶酱或辣椒酱佐食。

潮州

蚝烙

蚝烙是潮汕的特有小食,外地人来潮汕总要尝一尝这一美食。市镇酒店、小食店多有这种小食,“西天巷蚝烙”是汕头名小食之一。蚝有助于明目,又滑润可口,蚝烙又能热胃,寒天人们更喜欢吃。

粿条汤

粿条汤(煞粿条)不同于河粉,其口感比河粉更具弹性。其原料就是米浆,再蒸出来切条。当然也得搭配牛杂牛丸,清清爽爽来一碗,无法错过。

梅州

客家酿豆腐

传说酿豆腐源于北方的饺子,因岭南少产麦,思乡的中原客家移民便以豆腐替代面粉,将肉塞入豆腐中,犹如面粉裹着肉馅。因其味道鲜美,于是便成了客家名菜。此品系梅州市(其中五华县的酿豆腐最出名)等客家地区的风味传统名菜,逢年过节或招待宾客,常用此菜。酿豆腐鲜嫩滑香、营养丰富,是客家人过年的保留菜式。

东江盐焗鸡

盐焗鸡,是久负盛名的客家菜肴,从古至今均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皮软肉嫩,香浓美味,并有温补功能。首创于广东东江一带。多年前的东江地区沿海的一些盐场,有人把熟鸡用纱纸包好放入盐堆腌储,这种鸡肉鲜香可口,别有风味。后来东江首府盐业发达,当地的菜馆争用最好的菜肴款待客人,于是创制了鲜鸡烫盐焗制的方法现焗现食。

河源

红焖肉

色泽红润、口味蒜仔飘香、甜咸适中、肥而不腻。

上汤桂花鱼

选用万绿湖特产桂花鱼精心制作,刀工精细,鱼色乳白,口感鲜美,清甜嫩滑。

韶关

南雄酸笋鸭

酸笋炆鸭,到处皆有,唯独南雄出名,原因是该地农家腌制的酸笋味道独特,爽脆无水渍味,酸味醇而不呛喉,与无腥味的水鸭炆之,闻而不腥,酸而不腻,使您口胃大增。

南雄山清水秀,养出的鸭子很出名,肉质很丰厚,口感柔软,酸笋的酸味和辣椒的辣味都完全渗入到鸭肉里面去了,端上来的时候只闻得一阵香辣的味道,尝起来更是滋味无穷。酸味拌着辣味,还有鸭肉本身的肉香,一起伴随着每一下咀嚼而冲开来,盈满了整个口腔和鼻腔,十分的霸道。因为有酸笋的参加,辣味更甚,只吃了一块,便觉得胃口大开,忍不住要多吃两口饭。其实在平常人家,若是做这种酸笋鸭,一定要隔餐吃,才觉得好味的。因为肉汁其实很浓香,材料的味道大多留在了肉汁里,即使焖再烂,也是不能完全渗透到肉里面,若是隔了一餐来让它入味,再重新炖热,则更加能体会酸笋鸭的无穷风味。

爆炒山坑螺

爆炒山坑螺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传统小吃,属于粤菜系。源于广东韶关。上乘的方法要先将螺放入清水浸净,去其壳内的杂物,再放入常温的鸡汤浸泡喂养,以增加其鲜甜的肉,然后钳去尖部的螺壳,便于入味、食用。爆炒时,还要配齐青椒、紫须、姜、葱等佐料,这样才能制作出具有粤北风味的山坑螺。

云浮

炒田螺

每逢夏秋季节,是新兴人炒吃田螺之时。因新兴各镇均有河流、河涌和水田,田螺既多又十分肥嫩,在稻田里、水渠中,一个农民半天就可以获数十斤,因此,每逢夏秋季节,在新兴的每个菜市里就有大量出售。

罗定豆豉鸡

必须用家养的罗定三黄鸡制作,这种鸡肉嫩皮滑,味道鲜美,肥而不腻,所用的罗定豆豉,是豆豉中的上品,松香酥化,适口开胃,营养丰富,加上充足的火候,使其香气四溢。

中山

咀香园杏仁饼

咀香园杏仁饼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名点,属于粤菜系。咀香园杏仁饼创始于一九一八年,产于广东中山市。因其外形似杏仁,故称杏仁饼。已有八十余年历史,原属家庭自作自食;以后创制成为产品,外形改为圆形小饼。先选取一级绿豆,经传统工艺精选制成绿豆粉;配以上等菊花精制而成。饼身松脆,饼心香甜,入口松化,风味独特。中山杏仁饼,以咀香园生产为正宗,规模最大,质量最佳,又称咀香园饼。

石岐乳鸽

石岐乳鸽是广东省中山市著名特产之一,石岐乳鸽本是中山籍华侨从国外引进的优良鸽种,经同中山石岐的优良鸽杂交后孵育出来的一种乳鸽。这种乳鸽以体大肉嫩、胸肉特厚而著名。

江门

恩平濑粉

濑粉是广东人十分喜爱的著名小吃。开平、恩平等地的老百姓还特别把濑粉作为中秋节的传统小吃,从选料到制作,工序颇为复杂,而且必须合数户人之力始能制作。简单来说,用米粉团放入架在沸水大锅上的濑粉木槽中挤压;这样,木孔中就“濑出又长又韧又爽又滑的粉条”,故名为“濑粉”了。

古井烧鹅

古井烧鹅是广东江门新会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粤菜系。此菜驰名中外,名扬四海。其风味具有皮脆汁美、肉香甘甜的特点,深受食客喜爱。据说,古井烧鹅是用南宋宫廷秘方制作的。

阳江

猪肠碌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名称。它的做法是用炒熟的豆芽、炒河粉等做成馅,再以整张特制的河粉作皮来包裹。上碟时切段,擦上熟猪油、芝麻,沾辣椒酱伴食。此为阳江最具特色的小吃。

煎堆

煎堆又叫煎糍,外皮是糯米,有脆皮和软皮之分,馅多用花生、芝麻、白糖和椰丝,用清油炸熟,通体金黄,脆皮甜心爽口,没尝过的不可不试!

茂名

鸡饭

鸡饭选上等“三黄”鸡项,用自家配的饲料喂养十天左右宰杀。用慢火浸熟(刚过熟线),抹上花生油,晾冷。再将上等粘米放在瓦煲煲半熟,然后将炮制好的鸡和腊味、鸡油一同放进饭面,用慢火蒸熟。食时,将鸡斩碎,伴以葱头、沙姜、香油、芝麻、豉油、香芹等。香喷美味,油滑松软,高州、化州、信宜等地都盛行。

“爆皮王”

薯中之王 爆皮王番薯是高州云潭镇垌头村的特产,色、香、味俱全,被当地人誉为薯中之王。名扬四海,童叟皆知。

湛江

白灼海虾

制作中不加调料,海虾原汁原味。灼,是将物料投入沸汤或沸水中烹熟。没有汁,也不加荧,主要是保持物料的原味。灼的时间一定要短,火候一定要猛,而且物料一定要新鲜。

簸箕炊

簸箕炊是广东省粤西地区汉族传统小吃之一,湛江一带非常盛行。因其采用竹篾编制而成的簸箕为盛具而著称,化州又称“格籺”或“簸箕籺”。遂溪西边沿海的港门、北坡、草潭、杨柑等镇称之为“白籺”,制法为放磨成桨的米粉于簸箕当中上锅蒸煮,待一层熟透后再逐渐添加,一般都有三层以上。待米粉全熟后,用小刀将其剐成格状,其表面放上香油、芝麻与蒜蓉浆(即蒜鸡油)。入口细腻富有弹性,软滑而不黏牙,再加上秘制的酱料,香浓而又不腻,那种味道绝对令人难以忘怀。

朋友们,只要收藏了这幅地图,下次去广东出差,就再也不会不知道要找什么地道好吃的啦!

转载来源星湖美美

赞赏

长按







































海口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azx.com/whfz/3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