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有趣的中秋习俗,你知道几个

医院订阅哦!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了,贵农君先在这里祝大家中秋节快乐!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对于人们的意义仅次于春节。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除了赏月、吃月饼,还有哪些有趣的中秋习俗呢?现在,跟着贵农君一起来“涨姿势”吧!先看看咱们贵州的!侗族的“偷月亮菜”贵州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亮菜”风俗。相传古时候,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给这种风俗,取名为“偷月亮菜”。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这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因此,成双生长的豆角便成了她们采摘的对象。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神奇异彩。苗族的“跳月”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团聚后,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载歌载舞,举行“跳月”活动。苗族的古老传说,月亮是个忠诚憨厚、勤劳勇敢的青年。有个年轻美丽的水清姑娘,她拒绝了来自九十九州九十九个向她求婚的小伙子,深深爱上了月亮。最后,她还经历了太阳制造的种种磨难,终于和月亮幸福地结合一起。苗族父老出于对他们幸福爱情的怀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着月亮的光辉,跳起苗家歌舞,并把这一风俗称为“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寻找心上人,倾吐爱慕之情,表示要象水清和月亮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白头之好。布依族的“送瓜崽”以前,布依族居住的地区由于大多数都地处偏远山区,生育环境和居住条件都很差,生养的孩子成活率很低,在中秋节到来之前,布依族村寨的寨老就组织寨邻给一些结了婚没有孩子的夫妇送“瓜崽”。在中秋这天,趁着明亮的月光,寨老一群人陪着一位德高望重的摘瓜手到地头去偷摘一个大南瓜或者冬瓜,刻画出小孩的模样,再把准备好的小孩衣服套在冬瓜上,用竹篮装好后敲锣打鼓抬到这户人家。由寨老所物色的“瓜崽”一定要熟黄,然后推选至少是人丁兴旺、三代同堂人家的瓜去送瓜。送瓜时瓜主不能参与,这家知道后要装做若无其事地样子,寨邻们都很乐意为此奉献。受瓜人在招待客人后,将“瓜崽”放在床上与妻伴睡一夜,第二天将冬瓜煮熟进食。

此后,这对夫妇生育的孩子就叫“瓜崽”。但奇怪的是,但凡接受“瓜崽”后生育的夫妇,生下的孩子都是男孩。

看完贵州的中秋习俗,我们再来看看其它地方有(qi)趣(pa)的中秋习俗!偷吃在湖南省与贵州省交界的怀化地区,流传“偷吃”风俗。每到中秋这天,家家大门、后门都半掩半开;平时,乡亲们对小偷深恶痛绝,可这天,明知“小偷”进了屋,全家都装聋作哑,视而不见,且为“小偷”准备丰盛的瓜果、月饼等,“偷吃”越多越高兴。骂中秋在广西壮族地区,有一个非常怪的中秋习俗,叫做“骂中秋”。相传古代有位美丽的姑娘,不喜欢虚假的甜言蜜语,偏偏喜欢尖刻辛辣的骂语。有个青年人在中秋之夜,当众痛骂偷了姑娘甘蔗的人,而被姑娘爱上。姑娘嫁给了他。从此,当地形成一种青年人以恶作剧引人发骂的风俗。当地风俗认为中秋之夜被骂得越多,就越长寿。因而形成一个不是以欢歌曼舞,而是以骂不绝耳为主要内容的奇特节日情景。抛帕招亲在我国福建一些地区,中秋之夜有“抛帕招亲”的习俗。一般是于广场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宫景状,设玉兔、桂树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将一些绣着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抛去,如有人接到的手帕与“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领奖。有些未婚的小伙在交还手帕时,若“嫦娥”喜欢,则可交友往来,情投意合者便可喜结良缘。吃毛芋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转水镇有一个奇特的传统。每年中秋节晚上,乡亲们每家每户都要蒸一锅带皮的芋头,在赏月时,全家人先吃芋头后吃月饼,并在剥芋皮时说“剥鬼皮”。据说这样一能“避邪”,二是为了纪念人民起义。

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中秋习俗?赶快来留言与大家分享吧!

另外,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贵农网的中秋专场活动将继续到本月24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就可以直达活动专场了!

赞赏

长按







































白殿危害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azx.com/whfz/3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