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这名字是怎么来的你一定想不到

融汇世界的客家展示客家的世界

我们致力于客家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

讲述客家故事,带您领略绚丽客家风情

本文转自客家联盟,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梅州”因何而得名?众说纷纭,地方史籍记载也有多种说法,莫衷一是。有说本地多梅,有“十里梅花”之称;有说此地为汉将梅绢之封邑,名其州曰梅州。但这些说法,均未有确切依据。那么,梅州的“曾用名”有哪些呢?

梅县从南齐建县以来,先后有过程乡、恭州、敬州、梅州、嘉应州、嘉应府、梅县、梅县市等县、州、府、市名称。其来历考释如下:

程乡县

“程旼德望,南齐程乡”

——《嘉应州志》

多年前南北朝时期,“梅县”立县之初被称为“程乡”,源于重德,以德立县。是年轻的南齐政权为纪念南迁汉族名士程旼,从古揭阳之东,海阳县域划出一块地方设立一个县来命名“程乡县”,乃程旼之乡也。

程旼是广东古八贤之首,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乡里和谐,开创“仲裁先例”。以程旼名字命名的“程乡县”之名称用了一千多年,期间历代统治者出于需要,使这片土地的名称、级别和行政区划分分合合,高高低低,时有变化。

敬州

历史上的“敬州”这个名称只存活了26年。寿命很短、地域不大的南汉王朝于乾和三年()将程乡设为敬州,但换汤不换药,仅管辖程乡一县。“敬州”使今日之梅县第一次有了“州”的称呼。

梅州

关于“梅州”名称的由来,众说纷坛,有以下几种说法:

1.西汉初年,梅鋗受封台侯之后,梅州之域出现多处以“梅”为姓之地域名;

2.至南汉乾和十三年(年)梅王封地确定后,古“梅州”这块地方姓“梅”就更为明朗了;

3.“梅州得名缘于梅花”之说缺乏严格的历史考证和依据,更多程度上是一种浪漫的文学联想;

4.北宋开宝四年(年)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将敬州改成梅州,这次是作为州名在历史上首次出现了。

自北宋开宝四年“梅州”之名出现后,历经宋、元、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尽管行政区划分分合合,梅州之名却反复出现多次,最终固定并沿用至今。

潮塘村千年古梅凡歌/摄

嘉应州

明洪武二年(),废州为程乡县,隶潮州。

清雍正十一年(),程乡升为“嘉应州”,隶属广东省。辖地包括程乡、平远、镇平及以前为惠州府所统的兴宁、长乐五县,称为“嘉应五属”。嘉庆十二年(),升嘉应州为嘉应府。嘉庆十七年,复为嘉应州,仍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四县。

关于“嘉应州”来源,最广泛的说法是来源嘉禾。

《雍正朱批谕旨》显示,广东封疆大使重视粤东的开发治理。雍正七年后,奏报粤东连年稻麦丰收,频频出现奇异嘉禾。雍正看后着实龙颜大悦,“休征嘉应”成语朱批频见,以君臣互勉,“嘉禾”是嘉应州得名的直接原因。《雍正朱批谕旨》显示,嘉应州州名真正启用是雍正十一年(年)十一月中旬。据《州志》,“雍正十一年三月十四日题,本月十六日(军机处)奉旨依议,钦定州名为‘嘉应’。

嘉应州的设置促使粤东客家人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栖息”地,客家民系也最终形成,而嘉应州鼎盛文风和教育奇迹则是“衣冠南迁”于梅州地区传统文化长期积淀之结果。

梅县

宣统三年(),嘉应州复名梅州。

民国3年(),废州府制,梅州改名梅县,从此开启了“梅县”时代。

梅县市

年6月,梅州市(县级)与梅县合并,初期定名梅州市,10月改称梅县市。

年3月,梅县市划出附城部分地域建立梅江区,原梅县市复名梅县。

年10月,梅州市梅县撤县设区,从此梅县结束了县治,设立梅州市梅县区。梅州辖今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2区1市5县。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钱
白癜风治疗花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azx.com/whfz/4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