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刊
喜迎
封面人物
林峰,广东省梅州市人。自号峰回园叟,另署白云斋老。作旧体诗四千首,新诗万馀行。香港诗词学会创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第三、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
曲水流觞
题画
王骏山积苍茫色,泉流太古音。松亭人不至,空驻白云深。
大雪
李建希早与梅相约,纷纷作北漂。白银装不下,只得挂檐挑。
国家公祭日有思
黄春元血战金陵不顾家,森森白骨忆蒹葭。青春未共秦淮老,点点红梅是泪花。
悼余光中先生
陶涛先生体验最深幽,牵挂从来在两头。生命随风吹去了,人间不死是乡愁。
悼余光中先生曹新频一声噩耗自澎台,两岸乡愁共挽哀。此去蓬山应检点,莫将邮票化成灰。
也悼余光中
邓荣森每读乡愁不胜愁,一湾海峡更何休。
我悲亦与先生共,吟到白头为尽头。
偶感寒侵百越
范少华人间冷暖奈何天,常叹北方多冱寒。莫道广东无冻日,谁知一夜雪封山!
夜题
赵辉人过子时难再眠,南窗望断一支烟。秦淮仍有深深梦,梦里风轻月半圆。
无题
杨子怡诗坛喊杀起高声,公祭年年有愤青。警笛长鸣非续恨,慎防军国复幽灵。
注:近读公祭诗,“杀豺狼”、“灭倭寇”不绝于耳,其豪壮不逊抗日神剧也。
丁酉冬至前见罗浮雾凇有纪
陈文雄周天寒极一阳生,此日罗浮报雪晴。但得人间清气满,梅花不远渐相迎。
落叶张津岫未阑秋色隐沧桑,峰染丹青兴味长。宿鸟鸣枝牵昨梦,深山静处水清扬。
瓦
朱伟经忠勤维护几多年,万户千家好梦圆。总为有功凌大地,不知头上有青天。脱发
朱伟经随梳落下悄无声,长在高层不识荣。你要去时姑且去,从今各自赶前程。
贺鹿鸣诗社成立两周年暨《鹿鸣诗词》出版两首
周兴海
其一山拥春风花气清,溪流曲曲是箫声。凤凰方落梧桐树,未等三年先一鸣。其二声动瑶空醉里听,余音袅袅绕银屏。八方骚客遥相和,偏爱呦呦群鹿鸣。
咏大蒜穿石泥里开花似坐禅,一经入世亦超然。舍身化作香如缕,前世分明是朵莲。梳子穿石密齿轻轻着意深,青丝白发几回匀。总将颓废细梳理,每每使人增信心。牙月穿石向晚凭栏上小楼,一横河汉荡轻柔。谁人放钓千山外,钓尽乡思不肯收。
游南澳岛宋井并宋后主群雕像有记
李养环
掘井清甜如白醪,盈盈紫气接松涛。
忠心护主归何处,日暗云愁浊浪高。
题图
侯志平庐外梅开几朵红,与君温酒话穷通。回首斜阳风彻骨,流霞几缕渡霜钟。
滑翔伞体验
周新伟平生有梦欲高飞,胜日乘风下翠微。最是翱游天地际,尘心暂去本心归。黑麋峰柏杉灵木
周新伟旷世奇闻出僻乡,冰封涂月不银装。若非地气生祥瑞,应是心中有太阳。
再游大鹏卫所
李硕洪曾经剑戟战犹艰,驱寇豪雄据海关。退去硝烟存胜迹,千秋浩气振人寰。
无题二首
陈传添
无端愁绪对秋风,剪取唉声入酒中。
梦醒黄昏犹寂寂,铺笺欲写却空空。
千红万紫或归空,玄妙拈花一笑中。
尘事如麻谁理乱?了犹未了又春风。
咏门二首
陈逸卿
其一
先得乾阳气,圆方信有常。
莓苔青照壁,诗礼雅登堂。
世惯偷铃耳,人悲去燕梁。
轻舟归五柳,坐对北窗凉。
其二
山扉聊可倚,庭柳翠阴围。
雨至帘先入,春来蝶乱飞。
才高缘立雪,欲寡可忘机。
一笑蓬蒿去,文将起汉畿。
游潮州龙湖古寨
李养环
小城临碧水,南北巷街深。
觅路九宫曲,观祠千载钦。
音容虽不接,梦寐亦追寻。
花叶山家绕,冬阳也绿阴。
无题
连石平古往东山客,今来北海归。江湖圆夕日,棹楫碎朝晖。天狗真吞月,时人假采薇。尘中新庙宇,烟火弄慈肥。
落叶(五选二)
林峰
一昨夜严霜覆径苔,东园寒槁半篱隈。青鸿故故惊秋去,白雪纷纷带雨来。晚树昏黄风更冷,空山萧索梦难回。天公终要除陈败,但恐潜馀未死灰。
二人间何事不沧桑,老树深山寿益长。立雪琴亭归瘦鹤,横秋菊径问斜阳。古桐杈暖秦时凤,丹桂枝留汉代香。潇洒风前还一舞,繁芜除却更清扬。
年终琐记邓世广闲来检点旧文章,半卷温馨半卷凉。颂圣功夫交白卷,回春事业恃丹方。敢云酒烈心无疾,不羡钱多尿有糖。一笑奸人施伎俩,诬予斗胆议中央。
新年献词郭力宜云帆随影梦朝天,万绪千端又一年。况味凭杯堪下酒,漫途得句许成篇。风生岸畔谁吟唱,月落琴尘客醉眠。纵使催人无限感,心知解脱是神仙。
迎新走笔丁思深一流光逝水去匆匆,岭上梅花开又红。得醉忘形狂在外,耽吟持论彻其中。每依寂处观群动,未肯随人说道穷。渺渺予怀何所寄?南云一片托遥空。二庭花路树解相迎,骀荡春风到化城。细检情衰知老至,闲观物变看云生。惯于扃户横高枕,厌听盈街颂姓嬴。信步徐行堪傲我,江头不复问阴晴。
家委会常委弄玄孙自乐
廖国华坐膝时常攫鼠标,屏端顿作一团糟。从容捣蛋难三省,胡乱涂鸦胜五毛。袅袅香知橱下味,悄悄话向耳边唠。外家更外横行罢,搅得鸡飞共犬号。
年终诗作盘点
黄重远枯树逢春任笔狂,残红浅绿也成章。悠哉总咏寻常事,偶也随歌璀璨阳。外出旅游描特色,家居生活染芬芳。一年累计诗三百,敝帚视如珍宝藏。
鄂豫皖三省诗家同登安庆振风塔,分韵得“来”字
何怀玉
三省诗家安庆来,江城胜景又新裁。
吟旌共插振风塔,咏絮同驰倚马才。
大别山光凝锦绣,小姑容色绝尘埃。
长虹几道金桥架,桥畔芷兰蘸水开。
冬日吟怀
翁寒春印烙梅红篆稿频,芸窗昼短已经旬。
朦胧故事长街月,萧瑟情怀小巷人。
诗欲求工思渐苦,书犹入朴意能真。
待消天下纷纭雪,枝杪来归一叶春。
寄兴
彭中文星空浩渺欲翱翔,神往心驰即远方。彼岸无涯宜种玉,幽兰有梦自摇芳。三千里路春风起,四十年情丹桂香。莫道鬓边霜点点,犹凭寸笔下文章。
午后过芽岭
郭纪涛落啼风里带花明,醉踏林间烟磴情。
呼起青山浮水去,赖持藜杖白云停。
胸怀若此穷通达,遗策相参枯复荣。
尚恐天涯无可逐,沈沈宜向绿苔生。
闻国内同学聚会有寄蓬莱仙客人在天涯幽梦长,魂飞万里绕神光。常将幻境当人境,难得他乡作故乡。几度相逢回味远,一怀离索入诗香。红尘参破凡心在,旧事如烟入酒觞。
注:神光山,是我老家县城附近的一座名山,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大寒
华慧娟冻云压顶匮心宽,几对霜天晓角寒。羁旅曾经风雪劫,芸窗依旧笛箫残。梅妻已遁西湖月,鹤子难寻诸寺坛。人事两非终郁郁,还嗟霾尽岭中看。
野菊吟陈宜浩独爱斑斓赭白黄,一身傲骨对炎凉。无关清照捲帘瘦,未得陶潜带酒尝。千载柔情留峡谷,几番风雨到重阳。纵然花谢色消散,犹为红尘送暗香。
丁酉岁暮杂感(十选二)
古从新
一
霜风一夜冷相侵,顾影移来见素心。
天许红妆缘雪酿,镜从白鬓感年深。
芳邻愿托瓶枝插,残岁诗成春梦临。
好是此花曾夙约,忘言我已作知音。
六
向晚端宜物候新,暮云春树忆来频。
家山遥望能添韵,琴水闲寻自在鳞。
坛坫传薪期我辈,风骚继志待谁人?
廿年心力抛将尽,雏凤何时此问津?
重访东山寺
李硕洪重到东山寺院幽,风传磬响是丹邱。天花片片钟楼寂,梵语殷殷草木稠。岁月禅中穿闹市,身心尘外去闲愁。江山处处皆能静,悟会坛经向内求。
大鹏所城
任改云不畏寒冬入所城,青砖碧瓦史留声。将军府第经风雨,旧石台阶见禄荣。有限年光垣堵健,无痕岁月战功轻。如今都作无从计,谁立村头识姓名?
竹韵郝书许少小常思近竹林,山风一枕作龙吟。凭高可探青云路,仗节能消世俗心。三径修篁闲里梦,半坡翠幕静中深。故园凤迹应还在,唯我他乡念寸阴。题图
侯志平问道西池天欲秋,无边逸趣似瀛洲。红蕖争向波间舞,白鹤双飞松下啾。最是鱼闲碧空掠,何如云在翠山浮。人生穷达长羁旅,心住林泉即自由。
大鹏所城采风感怀刘云华别样情怀一样天,欣逢盛世熄烽烟。炮台锈迹成祥兆,将相勋名归大千。巷里清风携故事,墙头绿蔓挂诗篇。斜阳权作黄金甲,一米裁来披在肩。
老子过函谷关
陈镇
飘然一过百家羞,文武纷纭始两酬。
大道无名究非道,老牛有主枉称牛。
亦嗔亦喜花飞落,半假半真心去留。
撰得虚空成一教,尽头原自是开头。
冬日题大鹏所城
高源一抹祥云绕古榕,当年勇士化为峰。两朝宿将情先老,八百官军剑已封。故垒遗存留血色,边陲战火压苍龙。岭南海晏硝烟散,三柱高香祭社宗。
丁酉冬至君山有寄陶一诗经在手,吟而望北。松湖波光,鹭影迷离。时值冬至,遥思以寄。岭外蓝天遥望北,松湖悦目影迷离。飘飘鹭羽心音在,坎坎歌声鼓点知。冬至君山溱洧曲,鹿鸣兰谷采薇诗。清香袅袅梅相问,何日于归鹊踏枝?
访芙蓉寨
深南浮收岚气远衡东,村落幽篁冷峭风。
鸡犬相闻山径转,泉溪不绝石桥通。
课馀阡牧黄髫子,岁末门依白发翁。
几亩桑麻炊事晚,斜阳正对土垣红。
冬泳
林锡彬
寒凝碧水烟凝柳,人鱼破镜舒身手。浪里古稀翁,夕阳山上红。蛙犁白玉,蝴蝶穿新绿。得句在池边,归家可入眠。
版主聚会并赠别知否君赋得“自”字
邹国荣
东园应赋难为自,才空唯藉冬醪醉。醒后复江郎,笺无五色香。忽闻人折柳,别意天知否。但赠一枝新,梅开隔海春。
詹彩梅
仄径流寒,疏窗响叶,绿挂篱花成寂。鸟宿蝉藏,露冷月华空滴。任秋尽、拂乱群山,更风肆、划伤思忆。最难堪、意气襟期,去如清梦了无迹。营营如式如寄,呵手年光归去,茫然成昔。一缕心香,难敌五尘相逼。发秋想、翠映红霞,待闲来、草虫幽蛰。尽辜负,春去秋来、蕊芽情切切。
鹿鸣诗社二周年庆
徐官威
冬日长空一片晴,银瓶山下鹿争鸣。初心不改千秋梦,宏志常怀万古情。夸故土、颂新城,更看诗社聚群英。今朝硕果齐分享,风过吟坛也和声。
冬夜吟怀
李冠群
窗外风寒窗内暖。一夜霏霜,莫教珠帘卷。淡看清辉凝不散。煎茶亦有诗书伴。独坐吟来嫌句短。轻叠云笺,兀自心儿乱。别梦依依何又远。情思恰在眉舒展。
小令三阕
杨成东
寻梦苏堤长堤尽敛烟和雨,几番凝伫。六桥如梦啼莺处,谪仙曾赋。水光山色还如故,不传幽愫。但怜香静朝云墓,柳绵谁谱?又一体闺怨涵烟恨浅青青岸,往来双燕。心犹不死栏依遍,水涯人远。香消春已尽,深庭院,剩瘦枝摇晚。绣帘空卷三倾盏,且将愁浣。又一体商女恨秦淮月白烟含碧,醉人风色。当年泊处空余,来去匆匆客。后庭一曲千秋责,暗添伤忆。每怜商女辛酸,恨无人能识。
初冬有感
汪霞
野水红边,孤烟白处,萦怀细雨濛濛。袖底寒侵,知他也历霜风。年年四时荏苒,滞时光、还看青松。人易老,尚无成一事,岂敢疏慵。犹记平生有梦,立绿筠高志,苍翠葱茏。我似梅花,清寒耐得相同。幽姿便宜飞雪,暗香来、才契初衷。春最早,待晴川、千丈彩虹。
丁酉重九登高偶感
挚殊
岩桂飘香,青枫溢彩,晨阳秀岭轻风。云隔林梢,烟捎翠浪临空。谁人得意行藏纵?曳纸鸢、直上孤峰。散胸襟、一脉遥岑,几处顽童。山溪盛茂年年是,叹流光远去,少小无踪。巷陌园田,离离草色凝瞳。生涯却是今朝好,但觉来、几许愁悰。况如今、尽数乡间,只剩衰翁。
饶楚亮
云烟袅袅,冬阳杲杲。隐桑田、飞禽欢叫。古柳廊桥,且醉赏、顺风轻棹。竹林西、水帘曼啸。陶翁笔妙,桃源景妙。续风流、秦衣今效。上运良筹,筑建成、民生宽道。话仙乡、妇孺灿笑。
谒西湖王朝云墓
陈亚洲
松山竹老,西湖人杳,倚鸾桥、云缠风绕。寂寂荒坟,枕碧涛、余音渺渺。倩谁知,念多聚少。凭栏远眺,迎风追吊,越千年、斜阳衰草。冷月高悬,竟这般、自伤怀抱。想东坡,此情未了。
张津岫
晓雾嗅青峰,且共从容。霞绡渐染晕山东。莫道君行无伴侣,弦月苍穹。聚散醒清梦,犹似飞鸿。楼高差拟话情衷。长恨流光多变幻,知与谁同?
咏鄢陵梅
张金英
试问春来何料峭?雪未消融、可是争春早?疏影横斜开正好,枝头从不随风倒。芳信莫愁无主报,扮靓鄢陵、有梦轻烦恼。玉骨冰魂香到老,由来不惧知音少。
今何夕
宋晓光
今何夕,旅怀坐对光阴掷。光阴掷,罗浮梦杳,隔江闻笛。经行不过山南北,花前始觉身如客。身如客,几回零落,无人知得。
芦花感怀
白衣卿相
芦雪山寒,舟横雁宿,潮回独醒平沙。多少秋声,悄然云卧栖鸦。微茫水色迷洲渚,记几回,怅望明霞。纵飘零,一管西风,吹到渔家。人间何处容渔父,叹子胥宝剑,辜负蒹葭。念起凄然,白头共染虚华。如今谁肯承金诺,笑菊篱,淡泊窗纱。只孤怀,惯见江波,惯隐烟斜。
对联三副赵秀敏虎丘剑池吴越汇钟灵,历烽烟剑气弥新、虎视犹存,霸业千年孰可继?山川皆故旧,浴日月清波涵碧、莺花揽辔,春风万里嘱重游。难老泉水引天河,千百载生花润物,犹有风闻谈轶事;春归沃野,二三人唾玉咳珠,难从世路觅清流。白洋淀数千年湖海烟澜,弹指沧桑,未有风波不到处;十万亩芦花秋色,由心领略,还凭屐笠访何人?
北风
杨松
没有酒的夜晚能够醉人的只有北风而今夜这整条街道都醉了这整条街道都衣冠不整烂醉如泥整条被北风灌醉的街道都在摇摇晃晃神情呆滞的窗户被撕破的脸都还在没有节制地继续喝着北风于是我想起了我的那次在醉酒后跌倒的哥们他让我在今夜在没有酒的时候穿过这条街在浓烈的北风中寻找醉意我知道在有些时候人醉了以后会忘记羞耻但我不能原谅一个尊贵的懂得珍惜蓝天和天际线的城市不应该如此酒后失德
怀抱炊烟的母亲
柴秀娥母亲纤细的手指总能捏搓出溢香的莜面七口之家一日三餐的温馨在心里无数次回放岁月深处的风箱声在耳边呼嗒成最动听的音乐悄悄藏在灶台后的馒头在我一生里都是热的只因病魔太狠挥舞无情的毒刃斩断了老屋灶台的温度熄灭了母亲紧抱的炊烟只有温软的手梳起我凌乱的发辫一声老闺女两眼酸楚母亲在不该离开的年龄撒手一直年轻挺拔的行走在我梦里她就歇在老屋后的山坡上日夜守望着她放不下的牵挂
百花诗家
李启秋,别名秋意,汉族。广东五华县人。执业医师。从小喜欢文学诗词。广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清远市耆英诗社副社长。曾在《当代诗词》等刊物上发表过一些作品。
冬至日家中庭院梅花绽放
誰掬丹心雪里开,星星点点映苍苔。天公也解人间苦,故遣寒梅莞尔来。
中秋答友人诗书一卷一婵娟,君送清辉入管弦。
纵是无缘还有梦,何须长恨别时圆。
谒金门·闻儿媳回家过年
阳光照,一扫阴霾烦恼,仿佛春光风信到,杜鹃花儿俏。戴上围裙袖套,灶下厅堂全扫。最盼一家团聚好,喜上眉梢了。
金缕曲·中秋咏怀
又到冰轮滿。此情深、古今吟遍,银辉相伴。依旧清茶新月里,最恼竹声撩乱。犹怅望、家山路远。多少相思需待寄,任江风、拂面愁云淡。亲水静,归人晚。云淡天高秋风浣。渐吹来、篱香暗涌,绿黄一半。昨夜花开今夜赏,染得寒天轻暖。欲共语、天涯空念。知否小窗红烛尽,雁惊飞、节气悄悄变?悲画扇,人情短。
点绛唇
丁酉菊月末住南雄帽子峰招待所,见黄金大道两旁多植银杏,传为当年改造右派所植。
暮色苍茫,晚来顿觉寒侵驻。悲凄怨土,细雨潇潇处。血泪痕留,石板青青路。还凝睹,叶黄飞舞,银杏千千树。
王兆根江苏扬州人。扬州市诗词协会副秘书长丶江苏省楹联研究会、中华诗词学会、江苏省曲乧家协会会员。
浦头千亩梨园疏疏软雨随风漾,摇落雪花春入泥。新果挂枝期好梦,誓将苦涩化甘饴。野菊露寒霜冷近重阳,独在书斋品菊香。依石临池千万态,俏皮一朵探花窗。老牛老牛也会感人恩,每到冰融便起身。直奔田头劳作去,一犁耕出万家春。草莽英雄往来出没深山里,百兽称王有口碑。草莽英雄谁任命?一声长啸自生威。抢镜头天气渐凉接晚秋,山花依旧弄轻柔。连忙举起手机拍,一菊调皮抢镜头。
花地
拾趣闲笺之四
海幢寺,那一棵鹰爪兰苏些雩
上了年纪的广州人,没几个不知道河南有间海幢寺、寺里有棵鹰爪兰的,但对其历史传说多是略知一二而已,我亦如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从河北岸搬来,在同福西住过几年,离海幢寺很近,走路也不过十分钟。那时不叫寺,叫公园。宝殿虽在,却少香火,是因那段史无前例的烙印还历历在目。公园里有儿童乐园,平日多是老人带着小孩为玩碰碰车、小火车而来的。我喜欢在此乘凉歇息,静坐榕树下,看着那些打太极、踢毽子的长者以及追逐打闹的孩子们,分享他们的悠闲乐趣。因进香的不多,也较少见僧人进出,所以对改称公园大家也觉得没什么不妥之处,有人还探问:日后会不会因扩建公园而把寺庙撤走?故那时大都不关心鹰爪兰究竟长什么样子,在哪个位置。
后来一日,我终探得鹰爪兰之处。未值花期,只见青青葱葱的枝叶藤蔓,如一抹碧云飘泊在寺中,小鸟在枝头跳跃鸣唱,为肃穆的寺院增添了几分清新活泼的气息。
都说"先有鹰爪,后有海幢",鹰爪碑石上的镌刻,清晰记载着已有四百年历史了。而海幢寺始建于明末清初,迄今仅三百多年。海幢寺前身为千秋寺,千秋寺废后,逐渐成了富豪郭龙岳的宅院,有关鹰爪兰的各种传说也由此而起,其中较为认可的是:婢女兰香因主人丢失翡翠玉扣被怀疑,并受连番毒打,为证自身清白,兰香含恨投井自尽。郭家自知理亏,遂填埋水井灭迹消灾,谁知废井竟自长出一茁壮新苗,历劫不死,即今人所见的鹰爪兰。郭氏一家屡梦兰香冤魂不散,家境自此败落。若干年后,光牟、池月两位僧人募得此地改建佛堂,依照佛经“海幢比丘潜心修习《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成佛”之意,将佛堂取名为海幢寺。虽然民间对鹰爪兰的出处有多个版本,但恶有恶报则是最合民心所向的。
海幢寺是广府"五大丛林”之一(其馀四寺是光孝、六榕、华林、大佛),因当年与公园共存,成为罕见的有碰碰车的寺院,这令海幢寺显得很亲民。尽管后来公园已撤,但市民已习惯在寺院里散步,在榕荫下聊天,看穿着袈裟的僧侣来来往往。闲步在海幢寺众多古树名木的绿荫中,我的至爱还是鹰爪兰。虽说高仅盈丈,令人以为不过是普通一丛灌木,稍不留意便会被忽略。而每到春夏之际,你定可领略到它的魅力所在:满垂淡绿轻黄宛如鹰爪般的花瓣,在清晨与黄昏时分散发出阵阵的馥郁,教人留连忘返,顿时会令你暂忘尘世的种种烦忧。
纵观古今文人墨客,吟咏梅兰菊竹的多不胜数,而咏鹰爪兰的并不多见,其原因估计是此植物只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也没有广为种植,认识的人不多的缘故吧。但我在咏海幢寺的诗词中却找到了它的踪影所在,今无上人(海幢寺扩建者)有一首《咏鹰爪兰》是这样写的:
石上寒松未易邻,寄根犹得傲江滨。
不因幽谷留浓叶,更有馀香佩远人。半亩驻深莲社月,百年占尽岭南春。
名园已是无寻处,飞过苍鹰爪独新。
几句诗已描述了海幢寺鹰爪兰的神韵。还有刘嘉谟的四首绝句《海幢夜泊》:
乔木参天十亩阴,江流汩汩古来今。
汉时明月此时照,一抹青山春已深。
佛火渔灯散似星,江清月白树围屏。
名山处处皆僧占,赢得钟声枕上听。
谁道今人无古人,开山曾是过来因。
试看刹后留鹰爪,犹有昙花一段春。
游屐无端竟欲飞,春行到处不成归。
篷窗静对三更月,长笛一声风满衣。
更是记录了当年的城市风貌以及海幢寺所处位置:寺院就在珠江边,入夜,江清月白,渔灯闪烁。值得一提的是,离海幢寺不远处现还有一条名叫海天四望的街道,极富诗意的地名绝非前人随意取的。而鹰爪兰就长在寺后,宛若昙花般清雅,的是令人陶醉。
自搬回河北岸之后,也少去海幢了,幸好后来也弄了一株种在阳台上。到了花季,哪怕只有一朵,那芬芳也会在清晨时分把人熏醒。我很惊异这外观寻常的花朵,轻垂着开,淡淡的黄,毫不张扬,其味香而不浊,绵而远播,总有一丝萦绕心头令人牵念。我甚至生出异想,怎么会叫鹰爪这样威风八面的名称,而不叫玉葇荑?在我眼里它分明似纤纤玉指般娇美。那些传闻曾反复在我心头展现,名园、婢女、鹰爪兰、海幢寺,早已成典故连在一起了。为海幢寺的鹰爪兰,我也以一阕《踏莎行》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古井谁填,灵芽自拱。沉沉叠恨遗芳冢。海幢勒石记当年,当年已付江波湧。清雅如兰,娉婷若凤。梵音又把斜阳送。拈香怜惜玉葇荑,教人忘却花千种。
春暖花开时,记得有一种花叫鹰爪兰呀!
作者简介:苏些雩,广东省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知名诗人。
西风烈邱宇林
寒风中,城墙上旌旗猎猎,醒目的“唐”字在风中招展。“都护,夜了,请回吧!”兵士拿着一件斗篷给郭昕披上,他许久许久才收回穿透夜幕中的目光,玉门关尚在千里之外,长安更在万里之遥。几年前,这条驿路,河西走廊的往来商道,驼铃声声,来往商队络绎不绝,和田玉、钨钢和美酒、良驹等西域特产运往长安,中原的丝绸、陶瓷经过这里源源不断运到西域。战事告急,安西都护郭昕已经半年没回龟兹,10月的天气已经异常寒冷,初雪已经降落。郭夫人来了,又带来了筹集到的担军粮。“铁蛋还没回来?”看到郭昕摇摇头,郭夫人轻轻地叹息。铁蛋是在军营出生的亲兵子弟,自小跟在郭昕夫妇身边,忠勇善战,郭昕夫妇爱之如子。那年的大风雪之夜,吐蕃弃西域而突袭河西走廊,来势迅猛,所料未及。经过前几次调西域的精兵强将进京平叛勤王,西域几乎完全空防,更何况更加富裕、人口更多、驻兵更少的河西走廊!算上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的精兵,骠骑大将军李嗣业的精兵,左右金吾卫将军马磷的精兵,西域将士已经调走了1名,全都是精锐部队。铁蛋就是在那样的危急时刻,率一支轻骑突围出去,肩负重任务必把西域前线战况报给朝廷。
十五年过去了,音讯全无!安西四镇经过十几年的激战厮杀,军民都已疲乏,昔日繁盛的商贸、手工业所剩无几。郭夫人带领都护府的全部家人在龟兹沿河一带绿洲开荒种地,组织驻军家属日夜劳作,连10岁以上的孩童都一起参与劳动。渐渐的,开垦的绿洲越来越多,种植适合当地出产的番薯、土豆和蚕豆等粗粮,番茄、黄瓜和胡萝卜等蔬菜。“郭将军!郭将军!”一位绝尘而来,翻身下马的将士闯入进来。晒成黑红的脸庞,昔日的年轻白袍小将现在已是风尘满面的三十岁中年人,郭昕握着铁蛋粗粝的手,几度哽咽。一路上杀出重围、穿过沙漠,绕道回鹘,九死一生,凭着绝不能负了在前线拼死抗争的将士的信念,辗转十五年终于到达了长安。如今朝廷已是唐德宗建中二年,李适已经登基并改年号建中。伊西北庭节度使李元忠部下也有一支回到朝廷,我们一同上奏皇廷。皇上及满朝文武大臣们都以为西域早已丢失,听了我们的报告,皇上痛哭涕零!满朝文武皆痛哭不已,皇上说“有我西域将士苦苦坚守,为国尽忠!”铁蛋倚着郭昕将军,叙述着回到长安朝廷的情形。看着铁蛋郑重的拿出皇帝亲笔御批的“武威郡侯”,一向持重的郭昕将军再也控制不住,热泪盈眶。又是一年初冬时节,大漠已是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已经整整27年过去了,再也没有朝廷的丁点信息。当年临危受命、封为武威郡侯的郭昕正值壮年,现在已是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了。几十年的征战,敌强我弱的抵死抗争,安西辖区成为双方激战的主战场。古稀之年的郭昕和他的数千残兵面对的是而立之年的弃猎松赞亲率的十万虎狼之师。在吐蕃的又一次夜袭中,安西终于陷落。孤悬大漠西部42年,向死而生,却永远不惧怕战死的结局。铁蛋又一次疾驰在绕道回鹘回长安的路上,浑身的血滴淌不已,带着郭昕将军最后的遗言“大唐勇士就是死也要让敌人胆战心惊,只有魂归故里,绝不屈膝低头”!风雪中的帐幕中,一炷香,将军威严的画像前,跪拜着一排吐蕃兵士,领头的神情肃穆庄重。
作者简介:邱宇林,女,70后,祖籍重庆,现居惠州。工程师、MBA硕士,闲时喜欢读读写写。惠州市作协会员。
说文道字
英子评诗
张金英
作者介绍: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女,70后,粤人居琼,校报副主编。好写作,爱诗词,尤喜古诗词鉴赏,获国内诗词赛一二等奖若干,著有各种评论五百余篇。
下面,与大家一起赏析包德珍老师的《初晴》:一夜梨云梦,晨观树影斜。墙沾红叶雨,烟扑碧波花。无句怜禅趣,高才敬谢家。聊将茶酒热,品味向谁夸。
中国古典诗歌主要是通过创造意象和意境来传达思想感情的,尤其是写景诗纷繁多姿、意韵生动,“看”成“岭”,“侧看”成“峰”,因此,我们必须要多角度、全方位审视、品味,方能从这些意象中揣摩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初读这首诗,第一感觉是“美”;再读这首诗,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思在深秋季节里的流动;细品之,作者的心境与情志在其笔下自然流露出来,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于初晴时光中欣品人生的诗者形象。
首联叙事,巧以典故入诗,为全诗设置美的背景。“一夜梨云梦”巧用唐·王建梦见梨花云事典,营造美好意境。一觉醒来,诗人还沉浸在昨夜那如云似雪的梨花梦境之中。不知是一场秋雨叩击了诗人的梦乡,还是诗人在梦中沐浴了一场梨花雨——这梦境就是如此诗意盎然!昨夜的潇潇秋雨已去,秋阳亲吻着树林伴着清晨来到诗人的窗前,作者不由得“晨观树影斜”,看着秋阳洒落在树林里落下的斑驳树影,斜伸出一道道富有情趣的抽象画,这幅初晴图由此打开画卷。
颔联写景,承接“晨观”之画面:墙沾红叶雨,烟扑碧波花。飘落的树叶如红雨般停靠在墙面上,片片红叶与墙零距离接触,沾得是那么紧致;而树上未落的树叶在秋风的吹拂下,如碧波荡漾出一层层的花边。雨后的树林里飘着的袅袅轻烟被其“吸引”,扑向碧波荡漾出的“花海”,正可谓是“轻烟追碧浪,晴日傍深林”,极富妙趣。作者写景的艺术手法多样:墙沾红叶的静景与烟扑碧浪的动景相结合,动静相宜;“墙”这一厚重的物象与“烟”这一轻灵的物象相对比,错落有致;诗中既有“红叶”这一实物,又有“碧波”这一“虚象”,虚实结合,且色彩鲜明,并以“雨”和“花”这些喻体写之,联想丰富,虚实相生之手法运用恰到好处。
颈联议论说理,情寓于间:无句怜禅趣,高才敬谢家。“红叶雨”和“碧波花”的奇妙景观富含理趣,难道不是么?这世间,有的生命已经离去,有的生命还在勃发,同样的事物,不一样的命运,构成了大千世界,其间蕴含着多少深刻的哲思与丰富的禅趣啊!无奈“我”毫无“咏絮”之才,虽然喜爱这富有禅趣的景象,却无法将这奇妙的理趣描绘出来。诗人感叹“诗囊羞涩”的同时,不禁敬仰起谢道韫等才女的“咏絮”高才,认为只有高才方能吟咏出这番妙趣,参透这般禅趣,实则为自谦也。
既然无法为这方景观吟咏出佳句来,那就“聊将茶酒热”吧!诗人的怡然情态尽出,尤其可爱:且热上一壶清茶,慢品人生之味;再热上一壶醇酒,在初晴的日子里放歌,释放自我情怀,感受世间的奇妙变化,何乐而不为?“我”得意于这种茶酒生活,品味出其中的“禅趣”来,这种快乐,能与谁言?其实,每一个诗人都是在孤独中享受快乐的,程颢的“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不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吗?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更是一种境界。如果说陶渊明在大自然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刚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了;那么作者在茶酒中亦是寻找到生命与世界的真谛,也是无法说出来的。如此这般,“无句怜禅趣”正是悟得禅趣的高境界,很自然地抒发了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
全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事中有情,景中寓理,艺术手法巧妙变化,很好地将自我的感受融入到大自然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品之亦让人忘言矣。
山月草堂读书札记(卷三)
精选之一
姚锦珮
有时“歌德”派的文章,也不一定不堪入目的。
刘洪生先生编著的《唐代题壁诗》中杜牧那首著名的《题乌江亭》之前就有一首《咏歌圣德远怀天宝题关亭长句四韵》:
圣敬文思业太平,海寰天下唱歌行。
秋来气势洪河壮,霜后精神泰华狞。
广德有强朝万国,用人无敌是长城。
君王若悟治安论,安史何人敢弄兵?
圣敬文思,是唐宣宗的徽号。
杜牧拍马屁之馀不忘间接进谏,可谓用心良苦.只是君主能否入耳,就不得而知了。
诗中“用人无敌是长城”,岂止于将才?治吏为治国之本,吏治坏则国本动摇,屡见于史,能不引以为鉴?
清·谭献有《复堂词》,中有《少年游》一阙:
高楼烟锁,曲阑风紧,修竹影交加。别树栖乌,离亭去雁,帘外已天涯。井芳梅折倩谁行寄,不为惜年华。一任残香,玉颜非故,认是故乡花。
婉转动人。
又,《破阵子》
紫燕黄鹂寒食,绿窗朱户清明。帘幕尚留飞絮影,衣带谁闻拜月声。画栏携手行。野水脸波添满,远山眉黛同青。题作人间端正树,驿路斜阳一片明。西风容易生。
常闻:诗必唐,词必宋.小土豆却对清代之词每有独钟,喜其清丽秀羸故也。
作者介绍:姚锦珮,网名小土豆,香港作家。美国《美华论坛》总版主。
丹青妙翰
王雪涛的钢笔画欣赏
画家介绍:王雪涛广东省美协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金融美协理事,工行美协副主席,秘书长,深圳金融美协主席,深圳罗湖区美协副主席。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
???长按我们
朋友圈选稿欢迎留言栏投稿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公益爱心援助定点医院中科刘云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