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公务员之家X,致敬原作者:一笑。
近日(年),随着广东省委常委曾志权(五华县棉洋镇人)违纪违法被调查之新闻发布,我邑五华县各种信息交流平台、或者是乡人聚集地,都对此事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各种声音都有。有的人会为他的人生尽毀而感到惋惜、痛心。但是也有一部分乡中人士,用尽污蔑之言对他落井投石,怀着幸灾乐祸的心情。可问此类人的心态,是否属于正常或者是阳光呢?
曾志权资料图,编者加
美不美江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这句古话简要地说明了原乡人的重要性。也是出门在外的游子对故乡深厚感情的一种精神寄托。
我常常想:一个县的兴旺和希望,是需要许多条件去支持,而其中最主要的是人才。纵观我邑从建县至今为止,与其他人才辈出的县份相比較,可以说是泛泛可陈,可圈可点的人才屈指可数,实属太少。古往今来,至清代時才出了三个武职人员,他們分別是李威光、曾琼腓、江童茂。到了近代国民党执政的時候,文职武职人才較为辈出,政府文职人员有张我权、徐华清、钟天心、戴恩赛等等;武将军职人员相对较多,其中佼佼者有邹洪、缪培南、魏崇良等等,总共有67位将军。除此之外,在世界体坛里出了一个熠熠巨星李恵堂。民国時期,整个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状态,整个社会也混乱不堪。他們这些人虽然身处异地,但是从来没有忘记故乡,尽自己所能,为故乡建设既出钱又出力,献言献策,他们堪称县中人士的楷模。
自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县所出的人才极少,寥寥可數,从政文职人员有古大存(副省长)、万庆良(已坐牢)、曾志权(等待审判中);武将军职人员有曾国华(中将、因林彪事件牵涉坐牢)、古建中(少将、己退休)、陈添林(少将、己退休)。中下级从政从军人数较多。
上述人士中,比較出名的当属古大存,年,他遭到了广东省委书记陶铸的批判,说他存在严重的地方主义思想。在这里随笔略谈他的两则小故事,以慰众乡亲的坏念之情——
建国初,五华旧县城地处东北边,当時交通非常落后,乡亲們前往县城办事极为不方便。作为一个副省长的古大存,心里深深感到内疚,千方百计想办法重新设置新县城,缩短居住在边远山区的乡亲去县城办事的路程。在建设新县城过程中,由于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建筑物资非常短缺。有一次,省政府调拨给汕头军分区的建材物资,他自作主张拨付给故乡,解决了建设中的新县城由于缺少物资的燃眉之急。因为此事,他遭到了陶铸的上诉,告状到毛泽东主席处。毛泽东对此事给了几个字的批示,说“古老对革命、心红骨也红”。这样,古大存没有遭到批判以及处分,但是从此以后,他被排斥在权力中心之外,郁郁而终,最后病逝在广州。
在上个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笔者前往广州市公安局办理公务,在值班室登记处,碰到一个即将退休的工作人员,当他叫我登记時,我刚说出一句话,他马上用家乡话对我说,你是五华人?我马上点头称是,他接着问寒问暖说,你要找的人在某一楼层、某某办公室。此时我心里感到特別温暖,难以言说。随着一来二去,对他有了一种亲切感,有一次与他座谈,问他何時来到广州,怎么参加工作等无聊话题。他打开话匣子对我说,他姓曾,来自故乡五华县周江(镇),年来到广州从事打杂工,有一次,连续一个星期找不到活来干,己经饿了整整一天肚子,听人说找到古大存就能解决温饱,他就挺着胆子到省政府去找,当见到古大存之時,古大存就发话问他说,“你认识字吗?”当時他答,“不识字。”再问,“你会做什么呢?”也许是胆怯的原因,他答,“什么事都不过会做。”氣得古大存大声对他说,“你会拿棍子吗?”他答,“会。”。古大存当即写一张纸字条递给他,并对他说,“你拿着此条去公安局,会安排你去吃飯”。从此之后,他就变成了市公安局的职员。他对我说起此事时,眼睛里一直泛着泪光,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他对古大存的感恩之情!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有不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难于完全评价。不要无视他們为故乡所作过的种种努力;也不要一昧地去抹黑,忘记他們曾經为故乡这片土地所作过的贡献。而是要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包容,要有宽宏大量的气度,才不致使于远离故土的游子寒心。古语有一句话说得好:“不出家门,不知乡情可贵。出了家门,才知乡情伟大!”相信客居他乡的每一个故乡人,对此都会有深深的体会。
衷心希望每个长乐人,胸中都怀有一颗琴江赤诚之心,有着向往大海的胸襟,为他乡、为故乡创造更多的奇迹而努力奋斗!(作者:一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