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新年刚过,海内外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了时年88岁的广东省省委原常委、宣传部原部长,政协广东省第七届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广东省客属海外联谊会原会长黄浩同志(享受按省长级标准报销医疗费待遇)因病医治无效逝世的消息。几天后在广州举行的黄浩同志遗体告别会上,省主要领导亲自到场送别,国家主要领导人敬送花圈......
广东省客联会长曾智明率执行会长钟闻东、刘基青、周强,常务副会长程小伟等探望黄浩同志家属
广东省客联代表出席黄浩同志遗体告别会身出寒门刻苦上进,客家乡村里走出的又一位省级干部
和蔼、朴素、亲切、文质彬彬、平易近人,操一口带着浓浓客家音的普通话,这便是黄浩同志给人的最初印象。与其说是一位身居高位的省领导,不如把他看作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师长更为合适。确实,黄浩同志身上这一特质与其成长经历密切相关。
青年时期的黄浩黄浩同志(曾用名树鹏、鸣河等)年11月出生于广东兴宁。年6月参加工作,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先后在梅州公学、东江公学学习,年12月至年3月,先后任广东省博罗县四区征粮建政队队员、区文书,县土改委员会宣教股代股长,县委宣传部、团县委、县委办、区政府干事等职;年3月后,在博罗县报《罗浮山报》任编辑;年8月至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年8月至年8月,在羊城晚报任编辑,其间:年8月至年8月借调省革委会宣传办公室工作;年9月至年9月至年7月,先后任南方日报评论组组长、理论部副主编,省委宣传部理论研究室主任、副秘书长;年7月至年4月,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年4月后,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年2月至年1月,任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年离休。
黄浩同志出生在有世界客都之称的梅州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受进步思想影响,满腔热血,追求真理,在青年学生时代就投身革命洪流,进入革命学校并开始为党工作。年,他受组织委派到博罗县参加征粮队工作,积极消除反动统治的不良影响,通过帮助村里清沟扫地等实际行动感化教育群众逐步取得群众信任,同时也进一步筑牢了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年3月,黄浩同志被调到博罗县四区任文书之后担任县土改委员会宣教股代股长等,积极参加附城镇反和渡荒运动。年4月起,他投身新一轮土地改革运动,热情满怀,长期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高强度地开展工作。年3月,他开始担任博罗县报《罗浮山报》编辑,年8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系统学习党的新闻理论。年7月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羊城晚报社、南方日报社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始终坚守政治立场,明辨是非曲直,在工作范围内极力排除“左”倾错误思想干扰。年4月起,他担任省委理论小组写作组组长,在揭批“四人帮”斗争中旗帜鲜明,用犀利笔触写下多篇文章,深刻揭露四人帮”反革命罪行,帮助干部群众进一步厘清思想是非、理论是非、路线是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黄浩同志先后担任省委宣传部理论研究室主任、副秘书长、副部长、部长,年4月后,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浩,这一位来自客家乡村的孩子,终于成为一位党的高级干部。
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奋力为改革开放鼓与呼
黄浩同志在担任理论战线负责人的岗位上,时刻牢记推进改革、服务大局的使命,凭借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的创新思维,发扬实事求是、生动活泼的学风文风,带领全省宣传文化战线积极为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与呼,扎实推进广东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为改革开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他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