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至17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在梅州五华县开展“走进粤东西北教研帮扶暨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集体备课活动”,河源市省级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基地建设项目负责人、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思政课教研员周清生,基地项目核心成员、河源市第一中学教师曾灵销和源城区雅居乐中学教师朱科娜参加现场活动。
据介绍,本次活动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周年华诞和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就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关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党的领导等内容开展集体备课,以纵向打通学段隔绝、横向整合相关内容,形成思政课建设有序衔接、螺旋递进、协同共育的格局。
曾灵销老师作说课展示
活动中,曾灵销就课题《坚持改革开放》作说课展示,创设了“时空列车”这一情境,穿越时空,引导学生从“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凤阳小岗村站——改革开放前沿地深圳站——年抗击新冠肺炎主战场的武汉站——扬帆起航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重回北京站。这样的时空穿越,学生如置身其中,整个说课环节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教态自然,一气呵成,充分展示了其较高的专业素养。
周清生作点评讲话
周清生对五华县教师的小学和初中学段的道德与法治现场课作了精彩的评课,并就如何做好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一体化教学给予了富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他提出,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启蒙性,从小事件、从儿童视角出发,以小见大,结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帮助学生从情感上认同中国共产党;初中学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要重视教学内容的体验性,通过体验性学习等,引导学生明确“是什么”,树立“四个自信”,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
省教研院钟守权副主任作备课指导
河源市省级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基地在本次活动中为与会人员奉上的极具感染力的说课展示和精彩评课,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赞誉。
据了解,《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明确要求要围绕教材使用和结合教学实践,分课程、跨课程、跨学段组织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规律。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条件和核心环节,备课质量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效率。只有高质量的备课,才能解决“教什么”“教到哪”“怎么教”“怎么学”“教得怎样”等系列问题。对此,河源市省级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基地十分重视此次集体备课活动,周清生接到任务的当天即组织基地核心成员开会研究布置备课事宜,作出任务分工并提出具体要求。备课初稿出来后,他再次组织教师现场集体研讨,集思广益,就教学设计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同时利用核心备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