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祠堂地处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河东镇林石村丁屋村。始建于明朝景泰(~)年间,清朝光绪九年()重修,现存良好。在东莞素有“三间祠堂、四间庙”之说,历代传闻,“丁氏祠堂”就是其中之一。“丁氏祠堂”横匾四字样据考证为明代新会籍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书法家“白沙先生”陈献章束茅成笔所书,史称“茅龙翰墨”。其墨迹颇具刚劲之气,更有飞白之美。大门石柱上,用上乘之木雕刻一对长联,上联:“镇钟山而雄地势,临镜沼而湛渊泉,形胜萃乾坤之清气”;下联:“骑天马而跨云峦,跃河龙而溯星汉,规模壮岭海之伟观”。据传明景泰(~)年间,丁屋村有一才华横溢的举子,姓丁名邦桢,字善甫。23岁科举高中进士,官拜琼州府教授,名气甚佳。后经祖父丁松确(字茂坚、号雨村,官拜博罗县主簿)友人陈琏(当朝四品左都尉御史)引荐,到官廷教皇子读书。景泰皇召见丁善甫于金銮殿上,善甫对皇上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皇上听罢,皇太子也“业精于勤”,进步很快,皇上自然高兴,常驾临学馆,发示关怀。一日室外大雨,丁善甫若有所思,纳闷之余,精神困倦,不觉伏案而睡。也事有凑巧,恰逢景泰皇驾到,皇上见状轻拍善甫肩膀,丁善甫一下惊醒,见是圣上,吓得面色如土,连忙跪下说:“不知圣上驾临,臣罪该万死,万望皇上怒罪”。景泰皇说::“太傅不必惊慌”,并示意平身。东坑有许多祠堂,丁氏祠堂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祠堂之一。东莞有“三间祠堂四间庙”之说,丁氏祠堂名列其中。年,被列为东坑镇文物保护单位,年1月列入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年又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随着文化资源的被重视,越来越多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azx.com/whhj/17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