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五华宝物揭开古城神秘面纱咸宁新

梅州五华县博物馆馆藏近四千件物品,涵盖中生代至近现代各种类文物探寻五华“宝物”揭开古城神秘面纱

群众在五华县博物馆内参观文物。

从远处眺望距梅州五华县华城镇(古长乐县城)南部3公里的塔岗村,村庄背靠着一座由两个山岗组成的“马鞍”形山丘,神秘而引人注目。登上山丘,脚底下踩着的是深埋千年的狮雄山遗址。年至今,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五华县博物馆先后五次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发掘,出土了数百件铁器、陶器、石器、封泥、碳化植物等文物。如今大部分文物收藏于五华县博物馆。

五华县博物馆位于五华县城水寨镇文化街上,该馆现有藏品近件,这些文物涵盖了中生代的恐龙蛋化石,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各朝各代器物和近现代革命文物,见证了五华县的发展历程及客家文化的形成过程。狮雄山遗址出土文物是该馆重要的馆藏文物,其中封泥、碳化物、板瓦等在岭南各县博物馆中极为少见。

历史遗迹

两千年前建筑城址出土还原南越王赵佗岭南开拓史

水寨镇文化街上,有一处幽静之地,聚集了五华县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走进此地,能听到悠扬的山歌声,琅琅读书声,看到非遗项目的排演。博物馆位于这座环形楼的右侧,共有三层楼高,其中二三层分布着两个展馆,分别为长期展览馆和临时展览馆。

在二楼的长期展览馆里,展出的是“狮雄山秦汉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展”。展厅门口贴着一副对联:“考古城历史研秦汉遗风”。走进展厅,墙上挂着五次遗址调查、挖掘的照片,而玻璃展柜里则展示出了出土文物。西汉时期人们的生活物品如酒樽、壶等陶器、铜器,象征身份的板瓦,纺轮、网坠等谋生工具,军事用品封泥等一字排开,陈列其中。其中部分物品出土时仅为瓦片,经过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修复还原,形成完整物品陈列展览。

“这个温酒樽出土时,还很完整。上面的花纹为水波纹,图案比较单一,是西汉时期的物品。”五华县博物馆副馆长刘仲仁从年开始研究文物,至今已有22年。他说,据五华县老一辈文物研究者介绍,狮雄山遗址的发现源于全国第一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

狮雄山因状似一头雄壮的狮子而得名。上世纪70、80年代,塔岗村村民上山种木薯,在开山垦地时,挖到了大量瓦片。年开展全国第一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当时的五华县博物馆工作人员从当地村民处得知狮雄山上有大量遗物,便前往考察。站在山头上,看着土地里的大量块状物品,普查人员还以为此处是砖窑,将样本上呈梅州市,引起了相关专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azx.com/whhj/171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