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唱吗这是一首写给梅州的小情歌

梅州

一个一年四季景色宜人

美食云集

文化也富有多样性的地方

让每个梅州人都深深迷恋

今天日报君

就用梅州的食物

与季节、文化、情怀

写了一首小情歌

特有梅州腔

最久远的“腔”:文化与历史

客家话

在梅州,通行的方言就是客家话。客家话被称为全国八大方言之一,是消失已久的中原古韵,由宋朝官话发展而来。客家人始终心怀故土,说着世代相传的客家话,无论是何种身份、去到哪里,全世界的客家人都以其乡音未改为傲。

客家山歌

有道是“自古山歌松口出”,历史上客家人迁徙到这偏僻山区之后,交通不便,又远离国家文化中心,农耕的人口占的比重比较大。随口这么一吼,吼出来的流行曲——山歌,唱的就是俗不可耐的男欢女爱。不过,在某种程度上说,山歌虽直白,但是却很有淳朴古风。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它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

汉剧

这是一声从清朝时期就唱响的“腔”。这声音有的质朴醇厚,有的百转千回,有的清澈飘逸,有的玉润珠圆,有的则荡气回肠……这一念一唱之间,唱透人生百态,看尽人间烟火。

客家童谣

总有一些歌谣,勾起我们美好的记忆。客家童谣是伴随客家人成长的摇篮曲,又是客家人从小开启智慧、认识社会的启蒙书。客家童谣中唱:“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无老婆”、“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从中可以看出梅州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所谓“梅人无植产,特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

最美味的“腔”:季节与美食

四季+腌面煮汤

在很多人心里,腌面煮汤只是一道再简单不过的食物组合。它低调不豪华,不管是高档酒楼,还是宵夜档,都存在着它的身影。四季轮回,白天黑夜,当你饥肠辘辘时,它都可以成为那道最熨帖你身心的一道美食。在梅州,我能想到最美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吃份腌面煮汤!

春季+春笋+艾草

在梅州,每年的春季是吃春笋的好时节,笋也是世界长寿之乡蕉岭县的十大长寿食品之一。无论是清炒,或者是做配料焖鸭肉、烧牛肉、煲汤,都是春季的一大美味。

听老人家说,打过“雷公”后采摘的艾草,最鲜嫩可口。在梅州,有艾叶煮汤,艾粄,艾叶煎蛋……怪不得说春天是个恋“艾”的季节呢~

网友“缺牙耙”摄

夏季+仙人粄

夏天的风,就像是空气中翻卷的热浪。来一碗泌人心脾的仙人粄,调上蜂蜜,再滴上几滴香蕉露,食之清甜爽口,夏天的炎热瞬间就变成了甜蜜的味道。

秋季+柚子

“霜催橘柚黄”,梅州的秋天,是丰收和团圆的季节。每当中秋团圆接月华之时,都能看到柚果被摆上盘,象征团圆美满!

冬天+娘酒

网友“羽”摄

用一年中最甘甜的泉水,酿出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温润浓香又带着甜蜜。待到团圆时,举杯共烟火。

最有名的“腔”:传统与技艺

围龙屋

网友“日月”摄

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且开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围龙屋是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值得各方来客细细品读。

埔寨火龙

吴腾江摄

“埔寨火龙”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年,“埔寨火龙”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万民同乐城不夜,银花溢彩景长春”。人们随之被点燃的火龙一起奔跑、涌动,古老的技艺仿佛也被星火燃起。

大埔陶瓷

大埔的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陶器生产始于商周,瓷器生产奠于宋末、兴于元初、鼎盛于明清,距今已有多年。它在我国的陶瓷文化和工艺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木偶戏

提线木偶戏,客家地区旧称“吊线戏”,古称“傀儡戏”,明代万历年间就已传入梅州。细小的棉线系在小小的木偶身上,操作者用一双灵巧的手赋予木偶“生命”,让它不仅可以舞剑、写字,甚至还能变脸!令人啧啧称奇。

最迷人的“腔”:自然与景观

梅州景

梅城傍晚景色(连志城摄)

丰顺铜鼓嶂云海(何方摄)

梅县区松口古镇(日月摄)

五华益塘水库

冬天的平远南台佛光(深思摄)

蕉岭长潭(日月摄)

兴宁神光山桃花园(胡图图摄)

在梅州,每一道风景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就如歌里唱的那样:“那是一幅山水画,是我心中最美的图画;那是一首田园诗,是我亲亲梦里客家……”

无论是哪一种搭配

都能搭配出属于梅州自己的腔调

你是否也与日报君一样

越发为之着迷了呢

同意的亲们下方点

部分内容综合自梅州日报、《慢城梅州》、网络

网编:六六

推荐阅读

?案情大逆转!梅城“3?26”枪击案一人落网(附在逃人员信息)

?可怕!水火无情一天内吞噬梅州3条人命!

?“3.26”枪击案“猪队友”悉数落网!裤管里搜出吓人长枪!

?梅州被暴雨拖入汛期!全省最大降雨量,你一定感受到了!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最快治疗方法
治疗白癜风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azx.com/whhj/3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