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日报五华陈氏隆重举行宗祠复建落成

祖德千秋颂,宗功万代传,激励后人好学向善,爱国兴家,开拓进取——五华陈氏隆重举行宗祠复建落成典礼

昨日,华城镇城镇村小教塘红毯铺地,彩旗飘扬,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蛟龙翻腾,金狮起舞,一派节日的景象,五华县陈氏文化研究会在这里隆重举行陈氏宗祠重光庆典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余名宗亲参加了此次庆典仪式。

舜帝,是陈氏子孙公认的血缘先祖。五华陈氏祖先于元、明、清、民国期间从福建、江西、南海、番禺、兴宁等地迁入。据悉,陈氏族人遍布全县16个镇,有21个支系。据不完全统计,截止至年12月底,陈氏人口13.98万人,约占全县人口的10%,尤以安流、河东、双华、横陂、转水镇为多。

千百年来,五华陈氏族人以慈善为核心,世代传承着“忠孝慈廉”精神文化。由最初的“母慈子孝”逐步演变为如今的邻里和睦、助人为乐等方面,促进着家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宗祠新貌彰显陈氏文化

记者来到复建后的五华陈氏宗祠内,焕然一新的宗祠面貌令人颇为震撼。陈氏宗祠按原山头字号建造,占地面积多平方米,以“三进二厅二井二房”布设。堂内安放得姓始祖陈胡满公和来五华开基的21个始祖等祖先神位。宗祠内文化内涵丰富,彰显陈氏家族的传统文化,启迪后人好学向善、爱国兴家、开拓进取,正是陈氏先祖对子孙的殷殷期望!

此外,为了方便宗祠管理,陈氏宗亲还成立了五华陈氏宗祠管理委员会,由副会长陈耿标任五华陈氏宗祠管理委员会主任,实施24小时有专人值班保卫,以维护宗祠的日常运作。

记者从周边村民的口中了解到,复建后的宗祠,不但弘扬了中华宗祠传统文化,而且为城镇村和华城镇乃至五华县增加一个集纪念、观光、休闲、祭祀、旅游一体的景点。“我们复建宗祠的目的除了凝聚陈氏宗亲外,还希望能够借此弘扬中国的宗祠文化,让来此参观的人都能感受到宗族于中国人是重要而又独特的存在。追根溯源,寻得心灵的皈依。”陈耿标告诉记者。

众人合力复建宗祠

五华陈氏族人以慈善文化为核心,修身养性、一心为善、和睦家庭、报国敬业。陈姓企业家在取得事业成功后不忘回报社会,热心公益事业,睿智业兴,慈善为怀,堪称楷模。

回忆起复建陈氏宗祠,陈耿标很是感慨。五华陈氏宗祠始建于清朝顺治七年,后经三次重修。七十年代被拆除,为村民自由地。改革开放以来,五华县内和华城地区各姓氏纷纷复建(重修)宗祠,而五华陈氏宗祠的复建则杳无音信。

年12月,时任五华县政协常委的陈水莲,召集陈氏宗亲组成五华陈氏资料稿件征集组;年11月资料组前往调查陈氏宗祠现状和有关史料后,呼吁成立复建五华陈氏宗祠领导机构,得到了广大宗亲的支持,纷纷捐资启动复建,拉开了复建陈氏宗祠序幕。年1月23日,五华县陈氏文化研究会筹备委员会成立,陈添林将军为“五华陈氏文化研究”题词,并与三位大学校长陈铁群、陈达美、陈立中联合发出“关于重建五华陈氏宗祠和编撰族谱的倡议”。为了更好地将五华陈氏文化研究成果对外宣传,委员会建立了五华陈氏文化研究网站,制作宣传册、录制视频、创作会歌及设计会徽,宣传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

据了解,此次宗祠复建工作共筹得多万元款项,正是由于各方努力,祠堂建设工作才得以稳步推进。年冬赎回主体遗址,年1月举行奠基,9月兴工,年1月主体竣工。年4月建停车场,年10月福馆竣工。年扩大门坪、12月初建造风水塘……

未来,陈氏族人将继续以好学向善、爱国兴家、开拓进取的精神引领自我,谨记先祖殷切期盼,将陈氏精神发扬光大!

摘自《梅州日报》第3版

欢迎来稿或推荐稿件

邮箱:

qq.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白芷酊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azx.com/whhj/4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