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江公路总投资约15亿元
兴华高速正式建成通车
安流镇完成圩镇内涝整治
梅州客家队主场
新足球场钢结构外框合拢
“天使之翼”雏形展现
......
梅州客家队新足球场雏形初现。
百姓生活得到实惠
五华的发展越来越好
▼
当前五华县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
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
提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培育发展特色小镇
实施乡村振兴“五联创”等有力举措
加快构建“一核两区三组团”科学发展格局
推动生态富民强县
日前,五华县委书记范宜军
就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满足人民新期待
等问题接受了梅州日报专访
赶紧来看看吧
▼▼▼
加快构建
“一核两区三组团”科学发展格局
推动生态富民强县
五华将谋划哪些新格局?
狠抓项目,提振工业实体经济
五华县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号召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如广东华普太阳能工业制造公司、广东南陵电器公司。该县围绕“产业转移园提质增效,河东工业区加速推进,安流工业园、华城工业园稳步推进”的思路,搭建好平台、培育好产业、引进好项目,不断发展壮大工业经济。通过深化与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开发区等的产业共建,承接4个总投资7.3亿元产业梯度转移项目,完成3个总投资7亿元产业共建项目;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精心挑选符合产业布局的项目,全年新签约落户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2亿元,其中引进爱能森清洁能源站等计划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引进工业项目8个。
广东南凌电器有限公司正在安装调试设备,即将投产。
同时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成科技研发支出1.9亿元,五华科技孵化产业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成功认定广东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建成县科创大厦,引进华南理工大学工研院等一批科研院所进驻。
精准发力,补足基础设施短板
五华县极力补齐基础设施薄弱的短板,特别是在交通、水利等方面加大投入。全长31.5公里、总投资约15亿元并在去年完成建设通车的琴江公路,连接了水寨、横陂、安流三镇16个村,为群众出行带来了大大的便利。年9月28日,兴华高速正式建成通车后,使五华的交通区位优势发生质的变化,极大提振招商引资的信心。
高标准建设的琴江公路极大地改善了沿途乡镇的交通条件。
去年以来,五华投入39.6亿元,用于加快交通路网建设,除兴华高速提前3个月建成通车以外,丰华、华陆高速五华段实现全线动工,各国省县道、旅游公路升级改造等一批交通项目也正在加快推进,完成农村公路硬底化公里,个行政村实现通客运班车;今年还将积极谋划丰华高速西延至河惠莞高速五华至紫金段和兴华高速樟树塘互通连接线项目,争取“双龙”高铁设站,加快推进五华通用机场规划建设。投入6.5亿元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8宗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基本完成,完成转水、双华等6宗村村通自来水主体工程,92个省定贫困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启动。
改善环境,促进城乡融合
在今年五华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该县将加快城区扩容提质,加快琴江新城建设,大力实施中心镇“六个一”工程。新老城区、中心镇区互动发展,城乡融合迈出坚实步伐。
在省定贫困村——河东镇高榕村,“三清三拆”效果明显,村道干净整洁,小菜地树起小栅栏,老旧房屋刷了漂亮白漆,老人小孩悠然自得,村里透着一份自然和恬静。村支书周伟君介绍,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通过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高榕村不仅在村容村貌上有了大改变,还办起了合作社,贫困户有了稳定收入,“日子当然越来越好了!”
河东镇高榕村大力发展莲藕、蔬菜种植基地,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下一步,五华将推进中心城区与琴江新城融合发展,加快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不断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布局。围绕实现全方位的乡村振兴,以全域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以92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为重点,进一步缩小公共服务、基础配套、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城乡差距,补齐农村发展短板。
五华提出要把“小镇经济”当作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和省委书记李希同志来梅调研讲话精神的
重要抓手
那么在年
五华将如何发展“小镇经济”?
有哪些重点项目计划?
▼
来源:梅州日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