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手工木雕工艺结合五华县足球之乡的文化,广东薪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研发制作出《球之魂》的作品,体现了五华的深厚文化底蕴,在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铜奖。
《球之魂》
五华是著名的“工匠之乡”,金木雕工艺已有多年历史。其金木雕工艺品远销美国、新加坡、加拿大、意大利、日本等国及非洲、东南亚等地区,代表作《八仙骑八兽》曾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银杯奖(最高奖),年被广东工艺美术珍藏馆珍藏,《四季花鸟》被北京民族文化宫收藏。年,五华金木雕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五华金木雕工艺确定为梅州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四季花鸟》
五华金木雕以通雕为主,以镂空的手法,凸现出立体效果,每件作品都需精雕细琢,耗费周期长,有时一件金木雕作品就要历时几个月甚至一两年才能完工。五华金木雕的雕刻形态、工艺及表现的题材,也逐渐融入了五华特有的社会色彩,完美地体现了精益求精的五华工匠精神。
五华金木雕制作过程繁琐复杂,需要经过过绘画、雕刻成粗坯、打磨、上油、上生漆、贴金箔等10道工序,其中打磨、上油这两道工序需反复进行3次以上,耗费周期长,可谓是慢工细活。这些工序极考验师傅们的耐心和恒心,操作过程更是要心细手稳。
走进广东薪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活灵活现的“金鸡报喜”、精细逼真的“百鸟朝凤”……五华金木雕高超的雕刻技艺让人惊叹,雕刻艺人以刀代笔,应用散点透视等技法,在各种优质木材的方寸之中表现各种题材,达到雕与画完美结合的艺术境界。一块简单的木头在匠人们刀尖下神奇地被雕琢得栩栩如生,如凤凰、金鸡、螃蟹、龙虾等中国传统吉祥生物、和五华人民渔耕樵读等生动的劳动场景,也见证了五华工匠们的聪明才智。
来到该公司工艺师陈汉标的工作室,在工作台前摆放着方刀、圆刀、三角刀、挑刀等大小、长短不一的30多把刀。只见他在面前的雕刻品上,右手拿着木锤,左手握着三角刀对着雕刻部位,刀起刀落,刀刀击中“要害”,娴熟的手法犹如武侠小说中“人刀合一”的绝世武功,让旁人叹为观止。他是“五华金木雕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作品《花开富贵》、《金鸡报喜·全家福》在第三届“客都文化杯”文化创意产品大赛上获得入围奖。
《花开富贵》
《金鸡报喜·全家福》
在陈汉标手里变幻莫测的刀影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跳跃而出,一幅幅美景渐次展开……它们或栩栩如生,或美艳动人,或清新亮丽,或酣畅淋漓,满眼尽是精美的金木雕艺术品,人物、美景、经典故事演绎,让人大饱眼福,流连忘返。据陈汉标师傅介绍,学习金木雕工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起码要有5年时间的磨练才能出师。
在雕刻技法上,五华金木雕同样讲究。有沉雕、浮雕、圆雕、通雕和锯通雕5种,其中通雕最为卓越,它吸取浮雕、圆雕等技法后融汇成一种玲珑剔透的技法,能达到多层次精巧细腻的效果。“依据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装饰,把这些技法或单独或综合地灵活运用,以表现不同的形式美。”现今“五华金木雕工艺”的代表性传承陈汉标说,为照顾到每一个细节,光是用于加工金木雕的雕刻刀就有多样。圆刀、平刀、三角刀、方刀......用于镂、刻、锼、凿等工艺过程。
雕刻上生漆
贴金箔刷多余的金箔
钟小丰摄
五华金木雕产品主要有花、鸟、虫、草、树木、山、水、对联、牌匾及人物等多个品种。这些代表着五华工匠们智慧与辛勤的雕刻,一直以来多为祠堂、庙宇和现代宾馆、茶楼、公园亭榭装饰陈设所用,造型美观、工艺精致、典雅富丽、金碧生辉,为人民所宠爱。即使到了今天,五华金木雕仍然被社会广泛应用,大到建筑、家具,小到工艺品摆件、饰物等。
☆☆☆☆☆☆☆☆☆
为深入挖掘梅州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结合新时代新元素继承创新,让梅州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广东薪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过多项举措让五华金木雕在传承中保护,在继承中创新,让五华金木雕这个沉睡的非遗文化焕发新生,推动五华金木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不断深入融合与发展。
未标注图片、视频来源:新梅互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