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梅州五华县经济发展迅速,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找准产业发展路子,扭紧“三大抓手”,加快建设“一核两区三组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最近公布的梅州市年度振兴发展评估考核中,五华的排名从上一年的第三名跃居第一名,今年上半年GDP达70.06亿元,同比增速高达8.9%,居全市第一。
五华县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年底,我县启动创建“广东省文明县城”,不到两年的时间,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街道干净整洁,交通畅通不少,市民种菜的河滩变成了文化主题公园,公益广告、文明标语随处可见,乡村也越来越美……
曾经落后的山野之城,如今成了投资者眼里的“香饽饽”,本地人心里的宜居宜业之城。
高速公路建设创历史新高7月底,广东省交通集团传来一则好消息:兴宁至汕尾高速公路兴宁至五华段(含畲江支线)项目(以下称“兴华高速”)预计9月底建成通车,比原计划提前了3个月。
兴华高速公路贯穿五华南北部,是五华全县上下最为期盼的交通大动脉,对五华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项目自动工建设以来,各标段施工进度远远超过了当初的计划。兴华项目负责人崔宏涛介绍说:“目前全线路面垫层、基层摊铺已完成99.8%,机电、交安工程都已全面开工,争取在9月底建成通车。”
除了兴华高速外,五华还有两条在建高速——大丰华高速公路丰顺至五华段、兴汕高速五华至陆河段,这两条高速均在去年底开工建设。五华境内在建的高速公路里程接近公里,创该县高速公路建设历史新高。
目前梅州有6条高速公路同时在建,其中在五华县境内的就占了3条,五华可谓占尽了地利。随着双龙高铁走向日益明朗,五华境内四横两纵的高速路网基本成型,我县成为梅州对接珠三角、海西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发展的桥头堡。
高速公路离山区群众越近,贫穷和闭塞就离山区群众越远。伴随着高速路网而来的,是大项目、大企业,五华工业近年来蓬勃发展,展现出良好的势头。
近年来,五华主动融入梅兴华丰产业聚集带建设,围绕构建“一核两区三组团”县域发展新格局,编制了《五华县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在建好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园的同时,全面开发河东工业区、安流工业园、华城工业园,进一步明确了各工业园的产业发展规划,实现四个园区齐头并进。
在筑好产业平台的同时,五华高度重视招商引资、招商选资工作。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利用周末时间到外地招商。众多企业感受到了五华发展产业的诚意,看到了五华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各大园区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纷纷落户五华。“现在是回五华投资的最佳时机!”益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陈健仁说,该公司已于今年初和五华县委、县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回乡投资兴业。
据统计,年五华共引进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97.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9.6亿元,其中,产业转移园引进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17.98亿元。河东工业区以总投资9.8亿元的粤台(梅州)自行车产业园项目落地建设为契机,加大自行车产业链的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上海巨橙科技、广州凯路仕自行车企业落户园区,积极跟进12家意向企业项目尽快落地,以此带动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对于已落户的企业,五华倡导“打造园区五星级、分的优质服务品牌”,服务企业发展就是服务五华发展的理念得以落地,“暖企”行动有了更清晰的路径。
通过投融资平台和财政扶持,我县解决了辉骏集团、如翼实业、富翊达等企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总部经济回迁等缺口资金1.56亿元,促使2家企业完成技改项目投资万元以上、6家企业万元以上、10家企业产值超亿元。
扩容提质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文明城市集中体现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也是城市形象、城市品牌的重要名片,是市民素质、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综合展示。
漫步在五华县城的老河道公园,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小路两边是一个个安放在草地上的新二十四孝石碑,一对爷孙正在低声诵读着。在公园北门入口处看到,颇具五华特色的石雕牌坊高高竖起,显得格外耀眼。湖内一个个人造小岛高高凸起,由各色小桥相互连接,在垂柳等特色绿化树木的映衬下,散发出山水园林的特有韵味。
曾经,这里是杂乱的滩涂,附近的群众在这里种菜,经过一年时间的打造,面貌焕然一新,成为附近群众的休闲娱乐好去处。据了解,该公园是琴江河改河道后自然形成的内湖,是我县设施人居环境提升改造的重要项目之一,占地总面积亩,总投资万元,利用原有的水域面积进行提升改造,打造出新的景观。
该公园是五华计划打造的7个文化主题公园之一,目前已完成长乐、街心、狮山、蒲丽顶森林公园4个公园的建设,而琴江公园和上坝公园则预计于8月30日前全面完成。这些主题公园集休闲、健身、宣传和教育于一体,结合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以宣传画册、宣传栏、雕塑等为载体,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华人文历史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公民基本道德等内容。“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细节,倡导群众践行文明行为、传承美德、文明旅游,树立文明五华的形象,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增强五华发展软实力。”五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忠泽说。
城市的扩容提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可以促进产城融合,为城市发展增强“续航”能力。城市公共配套服务、市政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让五华的城市建设有了质的提升。
五华在提升改善老城区的同时,全面规划建设琴江新城,以“两江四堤八岸”建设为突破口,以奥园广场为中心,将人民公园、第六小学等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和公共服务项目,以及碧桂园、御景豪庭、金泰华府等高档住宅小区和城市发展元素的集中区域,划为琴江新城建设的起步区进行重点打造,形成示范集聚效应。
为了在全县营造浓厚的“双创”氛围,五华县委宣传部对全县公益广告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在环城路与进城大道路口等重要交通位置设置了大型公益广告牌6面,县城范围内公交站台设置了93面,垃圾灯箱设置了80块。“我们还邀请了广州美术学院的师生在县城公共场所合理位置绘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公益广告。”五华县文明办主任、创文办主任周惠雄说。
“创文”深入群众生活点滴7月19日,梅州首家县级志愿者服务总站在五华揭牌,为该县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开展构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里将成为五华志愿者的一个‘家’,每次活动前我们都会在这里集合、开会,活动后也会回到这里休息,这也是展示厅,墙上是我们全县志愿服务情况的介绍。”五华团县委书记杨文说。
五华县志愿者服务总站将招聘社工进行驻点。服务总站将成为各服务队提供便民服务的志愿服务驿站、志愿服务文化的展示平台,成为我县大型志愿服务活动策划、组织和实施的重要阵地。“今后,服务总站还将结合各项‘创文’任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和培训活动。”杨文说。
在五华,志愿者深入到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也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着群众的生活。在中甲赛场上,志愿者的红马甲是球迷们最熟悉的,在山区学校,志愿者给孩子带去书包、文具和知识,在贫困家庭,一声“奶奶,我们来了”,温暖了困难群众的心。“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也是在提升自我,利用空余时间参与志愿活动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志愿者温素娴说。
除了多彩的志愿活动,五华还举办了各种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比赛、表演等。为进一步加大五华县创建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工作的宣传力度,动员全县群众积极参与,五华县委宣传部、县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公益广告创作大赛活动。此次活动共征集到全国各地幅平面类作品,影视类作品部。“我们征集到许多优秀的作品,计划在灯箱广告、电视等地方展示,营造浓厚的‘双创’氛围,让群众感受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王忠泽说。
7月28日结束的第一届(—年度)“五华县道德模范”推荐评选活动吸引了多万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