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颇丰五华区建立残障儿童随班就读保

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m.39.net/pf/a_6188266.html

日前,历时三年的五华区全纳教育项目画上了句号。随着项目的开展,五华区建立了有效运作的残障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

五华区全纳教育项目是救助儿童会与云南省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昆明学院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为响应国家推行融合教育的趋势、保障残障儿童接受普通义务教育的权利而签订的为期三年的公益项目。项目选定昆明市五华区为全纳教育项目试验区,依托五华区新萌学校为项目实施单位,在五华区云铜小学、龙泉路小学等8所小学开展全纳教育试点工作,并在全区推广。

年2月29日,项目组以线上总结的方式为历时三年的项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救助儿童会从师资培养、硬件建设、家长工作、社工引入和政策调研等多个方面与五华区全纳教育合作伙伴开展了项目工作。

11期督导研讨

三年期间五华区共开展11期全纳教育专题培训及对应的月度督导研讨

01

02

5次异地交流学习

台湾、成都、太原、上海、绵阳

全区教师宣导培训

2期全区教师的全纳教育宣导培训,并举办了云南省第一届全纳教育教学竞赛。

03

04

完善校内设施

项目支持7所学校设计并建设了符合国家融合教育标准的资源教室,协助2所学校全面提高了校内无障碍设施建设。

家长支持

名残障儿童家长接受了全纳理念培训,并参与线上交流会、亲子活动和家长工作坊共计20余次。

05

06

创新引入社工支持

五华区全纳教育项目创新引入了社工支持,对学校提供资源教室教学辅助44次、融合学校活动72次和融合理念倡导6次。社工还对37名特殊需要学生提供个别支持,包括开展个别训练、入户支持和资源链接等。

通过五华区全体项目伙伴的努力和

项目方的支持

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成果一

“建立了有效运作的残障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五华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常规开展巡回指导服务,深入全纳教育教研,并梳理特殊需要学生的个案支持流程。建立了从政策支持、部门协作、个案支持的流程体系。

成果二

探索了更利于推进学校融合教育的“社区支持模式”。经过三年的探索,社工支持机构蒙多贝形成一套金字塔服务模型的全纳社区支持模式:以学校及街道为底部,面向学校和街道社区提供日常支持服务;以家庭为金字塔的中部,面向家庭提供能力提升服务;以个案为塔顶,面向个案提供社工支持服务。五华区全纳教育社工模式是在全国范围内的第一次创新尝试,该模式较好体现了全纳教育多专业人员参与的必要性,可为今后其他地区融合教育的推广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成果三

“推进政策制定、加强政府部门协作联动”取得明显成绩。五华区教育体育局于至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全纳教育政策:《五华区特殊教育资源教师选拔管理办法(试行)》(年11月)、《五华区残疾儿童入学鉴定委员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五教体通〔〕9号)、《五华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管理制度》(五教体通〔〕10号)、《五华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工作方案(试行)》、《五华区残疾儿童入学检测办法(试行)》,完善了五华区全纳教育的实施的基本框架,五华区全纳教育多部门合作机制初见成效。

成果四

“培养了一批教育、宣导的专业技术团队”。该团队兼具了实操技能和专业理念,不仅能够持续为本地培养专业人才,还辐射到其他地区带动推动全纳教育工作。年至年间,全纳教育宣导培训团队为五华区37所中小学培训两次,共计余名教师,同时,五华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也承办了关于全纳教育专题的省级和市级培训。

成果五

“形成了理念领先、可行性强的个案支持模式”:五华区资源中心基于个案支持行动研究,总结出一套符合本地特点的普通学校中特殊需求学生的三级支持模式。采用三级预防措施直接支持了随班就读儿童62名,并为其中37名学生建立IEP档案、开展相应干预服务。末期评估结果显示,拥有IEP档案的学生在学生发展和整体状态中有了更快速的提升,并且在校参与及融合程度更好。

五华区以“全纳教育”项目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在全辖区所有普通中小学设置资源教师,成为云南省首家在全区范围内推进融合教育的区域,在切实落实控辍保学,专业保障每一个学生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给全国融合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实践经验。

.END.

来源

昆明五华发布五华教体记者站

编辑

胡韦弦

海报

王若雪

责任编辑

黄元杰崔志超

编审

李鹏王继红

转载请联系我们或注明出处!

昆明五华发布(KMwuhuafabu)

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azx.com/whjj/10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