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我美丽的家乡,永远是我的骄傲

梅州,广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部与福建省龙岩市和漳州市交界,南部与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毗邻,西部与河源市接壤,北部与江西省赣州市相连;介于东经°18′至°56′,北纬23°23′至24°56′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辖区总面积.06平方公里,辖2区1市5县,常住人口.08万(年末)[1]。

古代属海阳县,南齐永明元年析海阳县设程乡县。隋唐属潮阳郡。明洪武二年,废州为程乡县,隶潮州府。,废州府制,梅州改名梅县。年,设置兴梅专区。年,升格为县级称梅州市。年,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为梅县市。年,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

梅州是历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是全世界客家华侨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在第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梅州被尊为“世界客都”。享有“广东汉剧之乡、广东汉乐之乡、金柚之乡”的美称。著名景点有:千佛塔、人境庐、客天下、雁南飞、雁鸣湖等。

隶属

古代属海阳县,南齐永明元年(年)析海阳县设程乡县,隋唐属潮阳郡。

五代十国南汉乾和三年(),亦即后晋开运二年,程乡升为敬州,领程乡县。这是梅州州治设立的起始。”宋开宝四年(),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梅州”的名称即始于此。

宋熙宁六年(),废梅州,以程乡县隶潮州;元丰五年(),梅州复置,仍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绍兴六年(),废梅州复设程乡县隶潮州;绍兴十四年又复置梅州,仍理程乡县,属广南路。

元至元十六年(),改梅州为“梅州路”,置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复为梅州,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宣慰使司;元贞元年(),隶属潮州路;延佑五年(),改直隶广东道宣慰使司,均只领一程乡县。

明洪武二年(),废州为程乡县,隶潮州。

清雍正十一年(),程乡升为“嘉应州”,隶属广东省。辖地包括程乡、平远、镇平及以前为惠州所统的兴宁、长乐五县,称为“嘉应五属”。嘉庆十二年(),升嘉应州为嘉应府。嘉庆十七年,复为嘉应州,仍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四县。宣统三年(),嘉应州复名梅州。

民国3年(),废州府制,梅州改名梅县。年10月设置兴梅专区;年1月26日,设置兴梅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梅县、兴宁、五华、大埔、丰顺、蕉岭、平远7县;年底,撤销兴梅专区,兴梅7县改隶粤东行政区;年2月,粤东行政区划分为惠阳、汕头专区,兴梅7县属汕头专区;年7月,设立梅县专区,原兴梅7县从汕头专区分出,归属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县地区;年3月,原梅县所辖之梅州镇由区级升格为县级称梅州市,梅县地区辖7县1市;年6月,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为梅县市,梅县地区由所辖7县1市改为6县1市;年1月,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辖原兴梅7县及新划县级区梅江区,共7县1区;年6月,兴宁县撤县设市(县级),梅州市辖今梅江区、梅县区、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代管兴宁市(县级)。

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梅州市撤销梅县,设立梅州市梅县区。

境域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粤东北部地区,东部与福建省武平县、上杭县、永定县、平和县交界,南部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和饶平县、揭阳市揭东区和揭西县、汕尾市陆河县毗邻,西部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和紫金县接壤,北部与江西省寻乌县相连。介于东经°18′至°56′,北纬23°23′至24°56′之间。市中心为于东经度6分,北纬24度33分。全市行政面积1.万平方公里。

地质梅州市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主要由花岗岩、喷出岩、变质岩、砂页岩、红色岩和灰岩六大岩石构成台地、丘陵、山地、阶地和平原五大类地貌类型。全市山地面积占24.3%;丘陵及台地、阶地面积占56.6%;平原面积占13.7%;河流和水库等水面积占5.4%。

矿藏资源

梅州市矿藏点多面广,开发前景广阔。已探明的有煤、铁、铜、锰、铅、锌、银、锑、稀土、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等48种,多处矿床。其中煤储量2.7亿吨,占全省第二位;锰、铁储量分别占全省的20%和30%。五华县的稀土、梅县区的铜、蕉岭县的石灰石、大埔县的瓷土、兴宁市的煤、平远县的铁,以其储量丰富、品位高而颇负盛名。但由于年8月7日,在兴宁市黄槐镇一煤矿发生"8.7矿难",造成至少名矿工遇难,广东的全部煤矿已经被封闭。也给当地经济造成一定损失,特别是兴宁市。

地貌

梅州市境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地势北高南低,山系主要由武夷山脉、莲花山脉、凤凰山脉等三列山脉组成。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多座,其中位于丰顺县的铜鼓嶂海拔米,是梅州第一高峰。

盆地

梅州境内主要盆地有兴宁盆地,面积约平方公里;梅江盆地,面积平方公里;蕉岭盆地,面积平方公里;汤坑盆地,面积平方公里。

气候

梅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以大埔县茶阳经梅县区松口、蕉岭县蕉城、平远县石正、兴宁市岗背为分界线,平远、蕉岭、梅县区北部为中亚热带气候区,五华、兴宁、大埔和平远、蕉岭、梅县区南部为南亚热带区。

年梅州市各县(市、区)年平均气温在21.2~22.3℃之间,全市平均为21.7℃,比历年平均(指1-年平均值,下同)偏高0.7℃,较上年上升0.7℃。年内2、5、8、9、10月平均气温比历史同期偏高,1、11月偏低,其余各月属正常。其中2月气温特高,比历史同期偏高6.5℃,刷新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9月各县(市、区)的气温也明显偏高,兴宁、大埔等站的月平均气温也打破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年全市的极端最低气温为:-2.4℃(1月11日平远测得);极端最高气温为:39.6℃(8月2日大埔测得).年总日照时数在.0~.9毫米之间,全市平均为.1毫米,与多年平均持平。年,梅州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雨量相对集中,旱涝交替出现。3月、6月、8月、11月、12月降水偏多,其余月份降水偏少,其中2月、10月降水稀少,特别是10月,一半站滴雨未下,全市大部分县(市、区)有中度气象干旱出现。年降雨量在.3~.5毫米之间,全市平均为.3毫米,比多年平均偏少21%。

梅州地处低纬,近临南海,受太平洋和山地的特定地形影响,夏日长,冬日短,全年气温高、冷热悬殊、光照充足、气流闭塞、雨水丰盈且集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文

梅州市境内主要河流有韩江,全长公里(梅州境内长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梅州境内平方公里);梅江,全长公里(梅州境内长公里),流域面积61平方公里(梅州境内平方公里);汀江,全长公里(梅州境内55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梅州境内平方公里);同时还有琴江、五华河、宁江、程江、石窟河、梅潭河、松源河、丰良河等。此外,东江亦沿市境西北的兴宁市边境流过,在梅州境内河段长24.8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梅州市水资源丰富,境内多年平均降雨总量.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7亿立方米,过境客水量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拥有本地水资源量立方米。境内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7万千瓦。地下热水资源丰富、水温高、水质好、流量大。如丰顺汤坑邓屋温泉,水温高82-91℃,流量为公升/秒。

生物

至年,梅州市动植物种类繁多,经济价值较大的主要兽类和鸟类有多种,两栖、爬行类动物有多种。

至年,梅州市境内有多种高等植物,经考察采集和记载的有种,隶属于个科、属。其中蕨类植物19科、29属、41种;果子植物7科、11属、14种;双子叶植物科、属、种;单子叶植物22科、87属、种。按树种分类有: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果类植物,蜜源植物,鞣料植物,还有属于花卉、观赏和庭园绿化类的野生植物。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立创影视,订阅欣赏或在腾讯视频搜索《立创微视频》喜欢的记得点赞转发给好朋友哦,更多精彩视频扫描







































杭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双节惠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azx.com/whjj/4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