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旦文武共一箱,穿州过海走城乡。手口随心提拉扯,痛快淋漓演一场。”这首诗可以说是五华提线木偶戏艺术形态和表演特色的生动写照。五华提线木偶戏源远流长,明朝初年由福建传入,流行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年成立五华县木偶剧团,建团以来,剧团坚持以提线木偶为主导,创作和排演了百余部老少咸宜,脍炙人口的神话剧、现代木偶剧与儿童木偶剧。
五华提线木偶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木偶造型精美,提线技艺灵活,表演奇特传神,出神入化;演唱曲调多样,主唱汉调、间唱客家山歌、采茶小调等;对白一般用客家方言和普通话。表演艺术技巧方面,创新和发展了不少高难度绝技,如木偶舞蹈、器乐合奏、舞蛇、舞狮和被誉为创“天下一绝”的木偶书法等;真正达到了“能人之所能,能人之所不能”的艺术效果。
年3月,参加“金狮奖”首届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获“银奖”;年10月,参加全国优秀剧目展演获优秀剧目“一等奖”;年7月,参加上海世博会“广东活动周”展演;多次上京调演、出访亚洲、欧洲、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演出,饮誉海内外。
年5月《五华提线木偶戏》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年8月被广东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全省九个稀有剧种之一;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列为五华提线木偶保护基地。
年8月经广东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五华县木偶剧团转制为公益一类性质的事业单位“五华县提线木偶传习所”,专门从事提线木偶艺术传承、保护、研究和展演工作。
年1月,五华提线木偶传习所被省化厅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