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茶文化
彩旗岭位于五华水寨镇玉茶村。相传明朝末年,玉茶村有个叫李槐的热血志士,武艺高强,为保家园,集结多名乡勇日操夜练,保得一方安宁。明王朝为巩固南疆,授李槐予千长之职,命其带兵作战。李槐屡立战功,终不幸以身殉职。因李槐千长为国捐躯,感动苍天,遂将其英魂、战旗卷上天空,以悠扬的仙乐相伴送回故里,战旗插在玉茶村最显眼的山上,彩旗岭因此而得名。
彩旗岭位于县城水寨镇南3公里的玉茶村,东临浩荡琴江。山虽不高,却是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灵山圣地。此山顶上原筑有一个小石坛,始建于明隆庆间,是乡民为祭祀卫国保乡的英雄李槐而筑的,此坛现置在年秋修建的李槐纪念亭内。
李槐,玉茶坝里人,生于明嘉靖元年(公元年),年少笃志好学,及冠设馆授徒。后随副使王化转战南北,被授予千长。隆庆年间聚众卫乡,击苏继春于泉砂埔,因孤军深入,后援不至,在手刃数敌后英勇牺牲。相传旗戟返乡,显圣于彩旗岭。多年来,乡民拜谒奉祀.
近年来,当地农民在山上成立文艺社,兴建“书画轩”和石刻碑林,使彩旗岭更有灵气,更负盛名。
相传明朝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当时玉茶村有个叫李槐的热血志士,武艺高强,为保家园,集结多名乡勇日操夜练,保得一方安宁。明王朝为巩固南疆,授李槐予“千长”之职,命其带兵作战。李槐屡立战功,终不幸以身殉职。李槐千长为国捐躯,感动苍天,遂将其英魂、战旗卷上天空,以悠扬的仙乐相伴送回故里,战旗插在玉茶村最显眼的山上,彩旗岭因此而得名。此后,百姓在山上设坛奉祀,皇上钦赐敕封“护国李槐千长仁爷”。李槐千长功德世代相传,《嘉应州志》、《五华县志》均有记载。
为纪念先贤激励后人,年在旅台乡贤李玉麟夫妇倡导下,乡民集资近万元,在山上建起纪念亭、迎宾亭、胜景亭、文娱台等,并栽花植树,配置石凳。村里还成立彩旗岭管理委员会,派出专人管理。彩旗岭成为当地村民休假聚集娱乐的地方。年是香港回归祖国的大喜之年。玉茶村一批喜欢舞文弄墨题诗作画的老年人,讨论用怎样的形式纪念这一盛事,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的巨大变化。一致决定成立“旗山文艺社”,确定办社宗旨为“开展以文会友,探讨诗联书画,征集佳作,陶冶身心”,并推选李文涛、李泗辉、周荣添等热心公益的乡土“老秀才”为负责人。彩旗岭管委会不但从经费上支持,还腾出房子给文艺社活动。当年10月,文艺社正式成立,征集作品数十件,从中挑选一批上乘之作,集结手抄复印了一期《旗山诗联》。他们还在彩旗岭举办“庆香港回归诗联书画展”。
年3月,旗山文艺社自编自阅用蜡纸刻印的《旗山文艺》月刊第一期问世。他们高兴地写诗赞道:“旗岭亭阁已落成,又设诗社会文人。都是今日国运好,繁荣经济建文明”。“旗山创奇花,吸引诗人书画家。凤舞龙飞挥妙笔,莺歌鹊唱颂中华”。
旗岭文艺社逢农历每月初九为活动日。是日,社员们将自己的作品带来吟咏传阅,切磋交流,并从中挑选出版期刊。至今,旗山文艺社已有社员60多名,出版期刊30期。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泥腿子,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当地农民。玉茶村地处县城郊区,人多耕地少。向来妇女在家种田,男子外出做工经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到处新楼林立,农民生活富足。旗山文艺社成员的作品,大都为歌颂太平盛世,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旗山文艺社每次活动都有一个主题,如围绕村里大事、纪念李槐千长、重大节日庆典等,布置大家写诗作联绘画,再从中挑选佳作交流。
彩旗岭还新建了一幢“书画轩”,作为文艺社活动及佳作收藏、展览专用场地。同时还在山坡兴建石刻碑林,已安置玉茶村石工李育培用黑色花岗岩雕刻的历代名家诗作,介绍李槐千长事迹漫画20块。每逢节假日,县城及邻近乡镇都有不少人到这里参观旅游。彩旗岭已成为风景秀丽建筑别致,又有独特乡土文化的人文景点。
来源:五华日讯
编辑:李俊鹏
白癜风的身心健康白癜风诊疗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