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位
安流镇是位于五华县中南部,东与棉洋、双华镇相接,南与梅林镇接壤,西与周江镇相连,北与横陂镇、河东镇交界,是五华县中心镇之一,距县城32公里。
二、规划范围
1、镇域:安流行政辖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
2、城镇规划区:西、北至兴汕高速公路华阳支线,东至兴汕高速公路及半田村,南至吉水村、半径村北部,西南至吉程村、双福村、低坑村,规划面积31.5平方公里(含安流工业园10.5平方公里)。
三、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年,其中近期至年。
四、城镇性质
宜业宜居的绿色工业城镇,县域南部综合服务中心。
五、发展规模
至年,规划镇域人口21.0万人,城镇人口12.0万人,其中镇区人口8.0万人,安流工业园区人口4.0万人。
六、镇域规划
1、镇域空间结构
镇域规划形成“一心、两点、多轴”的空间结构。其中:一个主中心是指镇中心区,作为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两个服务点为大都和文葵,分别服务北部琴江东西两岸区域。多条发展轴是指:依托兴汕高速、S、S形成的“人”字形发展主轴;沿S(西段)、X形成的东西发展次轴。
2、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按一级公路标准进行改造升级G(原S)、G(原S)。将县道X洑溪村至双福村段调整至镇区南部,径半田村、吉水村向西连接梅林镇区及兴汕高速梅林出入口,并按二级公路标准进行改造。
改造大都至文葵乡道为二级公路,改造半径村至吉程、福龙、福西村乡道为二级公路。改造其他乡道,红线宽度原则上不少于10m。完善沿琴江两岸北至文葵、南至梅林的滨江道路,红线宽度15-18m,沿江设不少于3m的绿道。
完善城乡公交系统,每个行政村应设置不少于1条公交进村道路和1处公交停靠站。
3、镇域“三区三线”
规划生态控制区.90km2,占镇域面积的49.72%。规划农业农村发展区94.74km2,占镇域面积的38.33%。规划城镇集中建设区:29.53km2,占镇域面积的11.95%。
规划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包括水源保护区、一类至三类水质保护区、生态公益林。规划永久基本农田红线主要为农业农村发展区内的连片永久基本农田。规划城镇开发边界主要包括城镇中心区、集镇区、工业园区、循环产业园及预留发展区等计划集中连片开发的区域。
七、镇规划区规划
1、镇区发展方向
镇区重点沿琴江两岸、国道G向南发展,适度向西拓展,限制向北部山区和东部基本农田分布较集中的地区发展,战略预留西部用地。
2、镇区空间结构
镇区沿“三江六岸”规划形成“三轴三带、五心四片”的总体空间结构。其中,三轴为:南北向城镇发展主轴、东西向城乡统筹发展轴、产城融合发展轴。三带为:沿琴江、周江河、棉阳河形成的滨水休闲带。五心为:1个综合服务主中心、3个生活组团中心、1个工业园区服务中心。四片为:琴江北岸生活片区、琴江南岸生活片区、安流工业园片区、预留发展片区。
3、镇区土地使用规划
镇区建设用地按照产业、生活、配套均衡(4:3:3)的思路布局。规划城镇建设用地.59hm2,发展备用地.06hm2,非建设用地8.83hm2。规划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94hm2。
4、镇区综合交通规划
规划采用“变形格网”主干路结构,采用“窄路密网”的次干路及支路网格局。在现有4处过江通道的基础上,规划新增1处、预留2处桥位,进一步强化两岸联系。
规划公交场站4处,社会停车场10处,城市道路网综合密度12.8km/km2,道路用地.92hm2,道路面积率17.6%,形成更加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
5、镇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高标准配置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打造生活便利、服务完善的宜居镇区,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79.33hm2。主要设施情况如下:
保留现状镇级行政中心,新增工业园区行政办公设施1处。规划社区文化活动中心4处,镇图书馆1处,其他文化设施2处。保留高中1处,升级华南中学为完全中学,整合万龙中学,扩建蓝田小学、万塘小学、车龙小学、学少小学、中心小学,保留现状幼儿园1处;新增初中2处,小学4处,幼儿园8处。新建居民运动场5处,足球场5处。扩建安流镇中心卫生院(医院),医院1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处。扩建安流福利服务中心,沿棉洋河新增敬老院1处,新增托老所3处。保护县级文保单位东灵寺、秋前湖义冢。
6、镇区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形成“一核、三带、多点”的绿地系统结构。其中,一核是镇区西部结合水源保护区划定的生态绿核。三带是沿琴江的滨水绿带和高速公路防护林带。多点是由综合公园、居住区级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构成的绿化斑块。规划公园绿地用地.50hm2,人均公园绿地10.54m2/人,实现m见绿、m入园。
7、镇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规划优化市政设施配置,保障供给和处理能力。
规划拟扩建现状安流镇水厂至6万m3/d,水源为琴江河,保证城镇水源安全可靠。排水工程采用雨污分流制,扩建现状安流镇污水厂至2.5万m3/D,新建工业园污水厂2.0万m3/D,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后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规划设置kV变电站1座,kV变电站3座,预留4条高压走廊,确保电网发展需求。规划逐步实现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实现通信服务现代化。规划建设天然气储配站1处(m3/h),管道天然气实现全覆盖。规划设置垃圾中转站2座,垃圾收集站11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规划新建消防站3座,确保镇区消防安全。
八、大都片区规划
大都片区重点完善配套,治理环境,营造“小而美”的人居空间,打造成为镇域东北部片区的服务中心。
大都片区规划控制面积.18hm2,其中城镇建设用地69.50hm2;常住人口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约m2。
规划建议重点在大都河南岸发展,近期沿旧圩镇向南发展,远期沿河向东拓展,并预留发展备用空间。
因循现有道路向南、向东有序延伸,引导对外交通从圩镇外围绕行,增加社会停车场、公交首末站。
保持旧圩镇的主要街道和空间尺度不变,控制好滨水道路,强化滨水村落的传统肌理,增加绿地,塑造特色风貌。
逐步完善设施配套,新增文化、体育、养老设施及幼儿园、污水处理站、垃圾转运站各1处。
九、文葵片区规划
文葵片区重点以交通引导、集中配套,构建城乡融合的滨水发展格局,打造成为镇域北部片区服务中心。
文葵片区规划控制面积.89hm2,其中城镇建设用地74.94hm2;常住人口6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约m2。
规划充分利用琴江大道交通条件,向东沿江发展,整合西部农村建设用地,促进城乡融合。增加东西向行业街和休闲公园,引导向东发展。在东北部预留发展备用地。
规划新增东西向干路连接琴江大道,沿琴江大堤规划辅路,减少过境交通干扰;沿旧圩镇东侧规划南北向干路,界定新、旧发展空间,防止无序蔓延。增加社会停车场、公交首末站、加油站各1处。在圩镇南部规划综合服务中心,集中布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福利等设施。本片区由镇区集中供水、供气,规划污水处理站、垃圾转运站各1处。
附件:1.规划区城乡用地汇总表
2.镇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汇总表
3.镇区(不含安流工业园)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平衡表
4.《五华县安流镇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简介
安流镇人民政府
年3月17日
附表1规划区城乡用地汇总表
附表2镇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汇总表
附表3镇区(不含安流工业园)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平衡表
信息来源:五华县人民政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