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最近炒得很热,很多人都会询问蒲公英根泡水怎么样?有什么作用?能不能解酒?
其实,蒲公英很早就是一种常用中药,但蒲公英一般是全草入药,不只是用蒲公英的根。
蒲公英晒干品
蒲公英有很多名字,最早是从唐代《新修本草》开始入药的,那时候叫做地丁,意思是叶子铺在地上,好像一个钉子钉在地上一样,后来因为它开黄色的花,所以叫黄花地丁。蒲公英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
野外的蒲公英
一、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1、乳腺疾病
学过中药的人可能知道,中药里有很多“要药”,“要药”就是治某种病的关键药材。蒲公英就是治疗“乳痈”的要药。乳痈是中医疾病名,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如《本草衍义补遗》记载治疗乳痈,以蒲公英配忍冬藤同煎浓汤。
现代也以蒲公英用于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结节等。如疏肝理气汤(含青橘叶、青皮、陈皮等)内服,加蒲公英等外敷,用于乳腺小叶增生[光明中医,,25(4):]。
2、皮肤肿疮、外伤乳腺增生
蒲公英属于自然界常见中草药,外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效果。可用于多种外邪毒气引起的皮肤红肿,或生疮、疖、疔、痈等(关于四者的区别可见我前面的文章,找不到可以给我留言),所以也为誉为“外科要药”。
尝尝外用,用新鲜的捣碎后,敷在疮痈的局部。如《本草纲目》用于多种皮肤溃疡,如疳疮疔毒,用蒲公英捣烂外敷,同时用鲜蒲公英捣汁,和酒煎服。
临床报道用于痤疮,也就是“青春痘”,以蒲公英配伍茵陈、桑白皮等制成蜜丸内服,并以红霉素、硫黄、大黄等外搽[中医杂志,,36(4):]。
3、湿热黄疸
蒲公英具有很好的清热利湿解毒作用,用于肝胆疾病,能利湿退黄。
如《经验良方》记载蒲公英汤,以蒲公英配芦根、野艾蒿、大黄水煎服,用于黄疸。
现代临床以蒲公英配伍虎杖、茵陈蒿等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并显示对急性黄疸型肝炎甲肝病毒阳性患者有确切疗效[浙江中医杂志,,(1):17]。
4、下焦湿热:尿路感染,水肿等
下焦湿热是中医证名,主要指急性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属湿热下注等病证,如出现尿急、尿频、尿灼痛、小腹痛、尿道口红肿,伴口干口苦等。蒲公英可清热化湿、利尿通淋,清解膀胱湿热。
临床用蒲公英配伍白花蛇舌草用于尿道炎,或以蒲公英配伍金钱草、海金沙等组成基础方,用于泌尿系结石。尿血加白茅根,小便涩痛加木通,肾盂积水加路路通,肾阴虚加生地,气虚加生黄芪[实用中医内科杂志,,8(3):26]。
也有以单味蒲公英煎汤作茶,用于前列腺炎,结果前列腺液化验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河南中医,,(5):]。
尿路感染或前列腺炎
5、风热感冒
蒲公英也可以用来清热泻火,用于风热感冒,症状多见发热,轻微怕冷,脉搏快,咽喉红肿疼痛、头胀痛、痰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等。也可以用于脏腑有火,如肺火、肝火、胃火等,可搭配清热药如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连等。
6、便秘
在南亚一些地区,蒲公英作为健胃药使用,是因为蒲公英能够增强胃肠运动,使肠蠕动增加,所以也可以用于便秘,但需要大量使用才有效果。
7、药食同源
蒲公英味道不是很苦,可以用来作为野菜煮汤或者凉拌吃,虽然是清热药,但它并不伤胃。
凉拌蒲公英
二、蒲公英的现代药理作用1、蒲公英对多种肿瘤都有抑制作用。蒲公英所含的多糖类物质和微量蛋白质的化合物,有明显的抗癌作用。
2、蒲公英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耐药菌株也能抑制。蒲公英注射液多种细菌有杀灭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
3、蒲公英能提高及改善实验动物的免疫和非特异免疫功能。
4、蒲公英可疏通乳腺管阻塞,能促进妇女的乳汁分泌[光明中医,,24(9):]。这也是中药理论中蒲公英用于乳腺疾病的现代理论支持。
三、使用注意1、蒲公英能增强胃肠运动,使肠蠕动增加,所以使用量过大时,或者与多种苦寒药同用时,易引起腹泻。
2、由以上作用可以看出,蒲公英的传统功效里是没有“解酒”这一说的。但如果非要硬凑这个作用的话,酒是助湿生热的,而蒲公英可以清利湿热,利尿退肿,并且促进肠蠕动,可以一定程度增强酒精在体内的代谢排出,可以说是间接的“解酒”作用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