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严海苑通讯员李锡方叶永科赖瑞雯
截至4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47亿元,同比增长12.78%;梅州辖区法人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1.46亿元,增速6.49%;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3.17亿元,增速3.25%;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6%……
记者近日从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和梅州银保监分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提升服务,创新方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1.精准滴灌助力特色产业做强做大
从梅城驱车40多公里来到梅县区松口镇蓬上村,柚子树随处可见,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梅州柚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当地的绿水青山,也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滋润。
“我种了多棵柚树,今年开春时需要一笔钱购买肥料等,但没有可抵押的固定资产。通过‘柚农宝’我贷款10万元,解决了资金难题。”蓬上村村民沈伯说。沈伯说的“柚农宝”,是市金融工作局会同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梅州银保监分局积极引导,梅州农商银行通过对金柚种植规模、种植周期等情况深入了解后推出的大额信用贷款。在今年春耕备耕期间,梅县区有30多户柚农通过“柚农宝”贷款解决了融资难题。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我市金融监管部门在指导金融机构聚焦本地产业特点及重点领域的企业、农户的融资需求,至目前已推出“柚农宝”“柚商贷”“兴鸽贷”“茶香宝”“农担贷”“珠江·乡村振兴贷”等众多金融产品,为梅州农产品发展提供融资需求。
信贷产品“精准滴灌”为农业发展加装“助推器”,农业保险则为“三农”发展系上“安全带”。今年来,我市大力做好“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持续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保险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其中,人保财险梅州市分公司在全省率先落地金柚种植价格指数保险,平安财险梅州中心支公司推动辖区政策性淡水水产养殖保险落地。记者从梅州银保监分局了解到,今年1-4月,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6%,高于全省57.28个百分点,增速在粤北山区五市中最高;赔付支出同比增长.84%,高于全省72.27个百分点。
2.资源倾斜“浇灌”现代农业产业园
今年春耕时节,蕉岭农商银行创新运用农户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模式,推出“乡村振兴贷”,3家家庭农场快速获得合计金额60万元的“乡村振兴贷”,位于蕉岭县丝苗米产业园内的多亩良田迎来金融“及时雨”。
结合梅州柚优势产区产业园的建设实际,农行梅州分行出台“梅州柚产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提供现代农业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贷、入园企业建设贷、农园实施主体信用贷、农园微e贷等,解决融资需求,截至4月底已发放贷款超7.6亿元。
丰顺农商银行积极对接县域内茶叶主产地,打响高山茶品牌,通过对龙岗马山茶业公司和茶农发放贷款,积极支持县域内现代化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提升茶叶质量产量。截至4月末,茶叶产业贷款余额万元,以茶兴农,以茶富农,多点开花为梅州乡村振兴增色添彩……
记者了解到,我市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重点,加强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如今,全市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已与我市1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合作关系,为我市实现“五子登科”(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水缸子),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样本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3.创新方式激活要素拓宽融资渠道
今年4月,平远农商银行为广东华清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授予万元授信牌匾,助力万亩南药梅片种植项目。至此,该公司已分别与农业银行梅州分行、平远农商银行合作,两家金融机构在支持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围绕其上下游产业链,积极探索“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方式提供产业链金融服务。截至4月底,两家机构共为该企业发放万元贷款,累计发放7笔农户贷款共多万元。
“我行已累计新增贷款15.73亿元,拉动生猪产能约万头,拉动肉鸡产能约万只。”梅州客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链式金融”服务模式,该行大力开展温氏“猪金融”“鸡金融”业务,采用“金融科技+核心企业+养殖户”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这是我市金融机构针对农户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题,推出“链式金融”服务模式,为核心企业上下游客户提供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具体体现。记者了解到,今年来,我市积极加大金融创新,增加农村信贷供给。在推动“链式金融”服务模式的同时,积极试水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探索乡村“绿色金融”服务模式,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要素,拓宽融资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方面,我市蕉岭县、五华县分别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市)之一。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至年3月末,全市累计发放农村“两权”抵押贷款笔,累放金额5.54亿元。“绿色金融”服务方面,我市引导农业银行梅州分行立足“三农”产品创新基地,创新开办“小水电e贷”业务,截至4月底已发放贷款超万元;推动梅州客家村镇银行创新推出绿色金融与精准扶贫的“绿色光伏贷”,截至3月底贷款余额.9万元;指导银行创新“客家特色民居贷”“美丽乡村农房风貌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强化农房风貌提升金融服务,截至4月底累计发放外立面改造贴息贷款24笔、金额72万元。
4.提升服务助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今年4月,梅州市“金融村官”派驻(蕉岭)启动仪式在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目前,蕉岭农商银行在全县8个镇、个行政村(社区),根据网点分布位置派出31人担任金融村官,依托“本乡本土”优势,开展信息建档、产品营销、业务受理、客户维护、金融知识普及等金融服务。
这是梅州市金融工作局、梅州银保监分局、梅州市农商行系统党委联合在全市实施“金融村官”进农村、进社区工作推动乡村振兴的缩影。今年以来,市金融工作局、梅州市农商行系统党委积极探索“党建结对共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基层综合治理”模式,联合在全市实施“金融村官”进农村、进社区工作,纵深打造从“村村通”到“户户通”的金融服务新工程,实现行政村金融服务无缝对接。目前,全市农商银行共上任名金融村官,其中兴宁农商银行、大埔农商银行、蕉岭农商银行已经实现对服务区域内所有镇的金融示范村建设全覆盖。自“金融村官”派驻后至5月24日,全市农商行共走访农户(商户)0户,完成数据采集人;已授信户,授信金额万元,其中用信户,用信金额万元。
记者从梅州市金融工作局了解到,今年来,我市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将信用建设与货币政策工具、金融机构授信额度和利率优惠等政策有机结合,进一步优化农村支付环境,推广“村居E支付”,支持通过金融IC卡闪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