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雄山秦汉遗址位于五华县华城镇塔岗村。五华宣传部供图
五华以鱼生和菩米为切入点,在赛事期间打造主题消费场景。何森垚摄
如果说每座城市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历史记忆,那么,狮雄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打开了一扇五华的历史记忆之门。
在五华这片日新月异的土地上,于莽莽密林间追寻的秦汉文化,从中原迁徙传承下来的客家文化,在峥嵘岁月里沉淀而来的红色文化,齐头并进,共同构成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色。
从历史走到现在,厚重的历史文化承载了五华人的坎坷与荣耀,通过保护挖掘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焕发文化遗产的时代活力,这是五华走出特色旅游发展之路的瑰宝。
从现在走向未来,独特的秦汉文化、诗词文化、足球文化、工匠文化、戏剧文化、美食文化等交相辉映,结合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五华正加速迈进高铁时代,以文聚力擦亮城市名片,助推广东打造文化强省。
●汪思婷曾晓彬谢诗妮
秦时明月现遗珍赵佗故城或藏于狮雄山下
追溯狮雄山秦汉遗址的发现,要从年时任五华县博物馆馆长李雄坤的一次文物普查说起。
当年,李雄坤在华城镇塔岗村狮雄山采集到绳纹瓦和戳印方格纹陶片。出于文博工作者的敏感,他意识到,这些文物的性质和意义不能小觑,于是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
随后从年至年间,开展了四次调查、勘探、考古、发掘,根据出土文物论证,公布遗址为西汉前期南越王赵佗所筑的“长乐台”,是赵佗在岭南所建的四大行宫之一。
折戟沉沙铁未销,在第四次考古发掘20年后,该遗址迎来了第五次“探秘”。这一次,被沙土掩埋了千年的遗址向公众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年至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五华县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第五次调查、勘探和试掘,发现了新石器、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清等六个时期的文化和自然遗存,秦汉时期城址的发现是此次工作的重大收获。
经过第五次的考古工作,发现了环绕建筑遗址的壕沟和秦至西汉早期的建筑遗址,二者有机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性聚落。
这不仅有助于对该遗址的年代、布局、结构和性质提出新的认识,同时,也为研究秦、西汉时期岭南地区城邑形态的演变提供了科学的证据。
据了解,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初步划分为衙署区、作坊区和一般居住区,此遗址并非随意建造,而是有一定的城市建设规划,呈现出一种既模仿中原城市营造制度又因地制宜的建筑思想体系。在狮雄山遗址出土的秦汉时期文物,可以看到多元一体的南北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孕育了粤东北的秦汉文化。
通过遗址内文字材料的发现,确定其为秦和南越国时期所设“定楬道”之治所,纠正了过去关于它是赵佗所筑“长乐台”的认识,狮雄山秦汉遗址并非一般意义的台式建筑基址,而是一座城址,为岭南地区之罕见。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