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电白圩镇行》继续前行
电白是上帝眷顾的地方,20年间分分合合,
年电白撤县成区,但在电白人民的心目中,
电白的版图疆域永远是原电白县的行政区域。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原电白县
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省级中心镇
羊角镇!
沿着省道S经过牛屎岭途径林头参桥管区
就进入了羊角镇的地界
在林头与羊角的交界地参桥大桥旁
“茂南界”的界牌赫然出现在眼前
年9月18日,
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复,同意将电白区羊角镇划归茂南区管辖
从此,羊角镇再也不属于电白……
(此处省略10万字)
途径茂东快线,包茂高速茂名东入口就在旁边
(包茂高速茂名东收费站)
羊角镇
羊角镇,原电白最大的镇,是属省中心镇之一,位于茂名市东郊,西南与山阁镇、茂名市区相连,东与霞洞镇、林头镇接壤,南与坡心镇交界,北面与高州市分界镇、根子镇毗邻。下辖22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条自然村,全镇总面积99平方公里,截至年底有总人口15.8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人。主要矿产资源有油页岩、高岭土等(储藏量约50亿吨)。羊角镇交通便利,高水一级公路贯通西南,三茂铁路横跨东西,牛化路、黄羊路穿境而过。
羊角镇辖1个居民委员会、22个村委会、条自然村,其行政区域如下:
羊角居委会、石曹村、新城村、山和村、罗浮村、横岭村、大同村、柏屋村、园田村、共同村、上庵村、杨屋村、禄段村、爱群村、南香村、潭段村、来龙村、田心村、坡仔村、青山村、竹营村、黎明村、潭桥村
(羊角镇各村分布图)
羊角镇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
如今仍然有着古代的生活遗址
其中有园田汉隋生活遗址、三桥城址等
我们此行沿着省道S前往羊角镇
而三桥街村在省道S旁边,
这里有明代三桥城遗址
三桥城址明朝初年,于三桥设营,派驻守兵46人,以防盗匪。弘治初设按察分司,七年(),修筑城墙。城墙内层为沙土夯实而成,外层砌以砖石,城周围长米。城内除建按察分司署,大陵驿(后改称那夏驿)署也建于此。清雍正年间,城墙逐渐崩毁。嘉庆年间,知县吴晋勋还将该城墙之部分砖石水运至电城,以修补神电卫城。城废后,地称三桥街村,今隶羊角镇杨屋管理区。该城遗址仍可考,部分残留城墙尚高2米多,城墙之残砖到处可见。
然而,我们在三桥街村走访的时候
却没有找到古城砖
村里的老大爷指着一块空地说
“这里曾经有很多古城砖,现在都被村民搬回家用了,三桥城围墙面积很大,现在还可以找得到古砖。”
(老大爷说就是这块空地)
既然古城砖七零八落,
我们便没有再去寻找古城砖一睹芳容!
据史料记载,三桥村除了古城遗址外
还有一座被毁多年的古寺
村里的老大爷也证实了古寺的存在
这座古寺名叫浮山寺
浮山寺诗碑拓片(茂名市博物馆提供)
浮山寺位于羊角镇原三桥城内,为砖木结构,三进五开间,背山朝水,雕梁画栋,颇具气势,历代均有修缮。横批:浮山寺;门联:浮云飘渺无古今,山月光明自去来。解放初被拆毁,遗石碑一块,碑石长厘米,宽87厘米,厚17厘米。碑文字,刻明朝广东监察御史涂相的“浮山寺”诗五首。明嘉靖年间刻,涂相诗、书。曾被田头屋村村民搬回当垫脚石用,年4月,被茂名市博物馆收藏。
此外,三桥街村还有古代的学宫—霞溪社学(址在大陵驿城中,今羊角镇三桥街村),相信这些历史很多羊角人都不知道吧!
园田遗址
园田遗址园田汉隋生活遗址,位于羊角镇园田、潭段、潭桥等管理区数十公里。在此地区内,东汉、西汉、隋、唐时代的残砖、烂瓦遍布。园田管区猪仔岭五佛庙旧庙基砖也是隋唐时砖。
从三桥街村出来不久就到了杨屋管区
以前电白县羊角火车站就在这附近
位于羊角镇潭桥管理区
羊角火车站现在已经改成了茂名东站
我们决定去那里看看
茂名东站
羊角火车站名叫电白站,从年建成开通至今,现在改称“茂名东站”,这里正在修建深茂铁路,茂名即将迎来快速铁路时代。
一辆货运列车经过羊角站
铁路交通员正在等待列车经过
列车渐渐远去
火车站办公宿舍区
橱窗上的奖牌
停止使用的候车厅
荒废的候车厅内面目全非
玻璃破得跟马蜂窝似得
正在修建的深茂铁路
很快这里又将焕发新的生机
姐弟庙
在羊角的潭桥管理区,火车站附近有一座古庙
名叫姐弟庙
这座庙始建于唐朝,它大有来历
庙里供奉的是冼太夫人的大将
——陈三官(又名陈大官)
我们一路寻村问路,终于来到潭桥小学
而姐弟庙位于潭桥小学后面
潭桥文化广场
对面是潭桥小学
潭桥小学大门
(潭桥小学校园)
姐弟庙位于潭桥小学后面
▲这就是姐弟庙
与想象中的古庙截然不同的是
姐弟庙完全没有古庙该有的历史沧桑和气概
更多的是凄凉
作为冼太夫人的大将,茂名的历史人物
是不是有点寒酸呢?
不过姐弟庙据当地村民说非常灵应
事实上姐弟庙在解放初期被毁
上世纪90年代重建,一直延续到今天
姐弟庙里供奉的是陈三官和他的姐姐
陈三官何许人也?
陈三官电白县羊角三桥人,小时候乡人称他“陈三官”,入朝做官返乡后,乡人改称他为陈大官。他从小勤奋学习练武,智勇双全。入朝后为官清廉,毅勇刚直,屡著奇功。所到之处,上司爱戴,万民拥护。由于其功勋显赫,得到冼太夫人的赏识,成为冼太夫人身边的大将军中的一名巨将。据《重修电白县志》记载:“……长史张融不知何县人,相传有甘、盘、廖、祝四将,甚为忠勇、佐成武功、今庙中塑四将军像者是也;又有一巨将姓陈,三桥人,毅勇刚直,屡著奇功,今霞洞冼夫人庙,犹塑其像,乡人称为陈三官”。
陈三官是冼太夫人的大将
现在霞洞的冼太夫人庙里有他的神像
可见其分量有多重!
至于姐弟庙的来历,故事有点长!
姐弟庙的故事
文:陈景发(有删减)
陈三官家有一位大姐,另有两个男女佣人,养了一对猎狗,他从小就爱好游山打猎,一次他从朝廷请假回乡或是告老回乡。返乡后他天天带着那两只心爱的猎狗上山打猎。有一天他上了大山后,发现一头野鹿,立即带着猎狗,紧追不放,就在这时,他感到头晕眼花,腹内痉痛而跃倒在深山野林之中,两只猎狗见状,一只看守主人,另一只跑回家去急报。
猎狗回到家后,在陈姑娘的面前汪汪直叫。陈姑娘当时在织麻,不理会狗的叫喊,狗见主人不理会,用脚把陈姑娘的麻筐掀倒,然后用嘴咬住陈姑娘的衣裙往外拉。这时陈姑娘一下猛醒,才意识到,为什么弟弟不回来,两只狗只有一只回来,出事了?陈姑娘和两个男女佣人,立即跟着狗来到三甲岭的深山野林中。果然不出陈姑娘所料,弟弟出事了,急病死在了高山上,蚂蚁已含泥把他尸体埋了一半。陈姑娘见到此情此景,哭得死去活来,她连续在那里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饮,粒米不进,悲痛欲绝的死去。两个男女佣人,也哭得不知天地,两只猎狗也在地下打滚汪汪惨叫。狗和佣人见主人已死,也跟着死去,并且分别躺在主人脚下两边,永远守护着主人。
陈族后代们,把陈三官、陈姑娘、两个佣人、两只猎狗葬在三桥村后约一华里的三甲岭的东部(距今羊角圩约五华里)墓地坐西北向东南,修建了坟墓。光绪二十四年(公元年)陈氏后代又把它修成灰坟。墓碑高50公分,宽30公分。
(姐弟庙内景)
三桥村子孙三桥村边建了姐弟庙,当时不敢写陈三官庙,主要是陈三官是冼夫人一名巨将,由于历史的演变,冼夫人墓受株连被毁,所以不写陈三官庙而写姐弟庙。主庙内奉敬着姐弟的神像,两个佣人为马夫的装束塑像,两只猎狗变为白马塑像。潭段陈族也树了姐弟、佣人、白马的塑像在潭段庙内。茂名莲塘村西建的陈三官庙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各个庙内逢年过节、初一十五,到庙敬奉的子孙后代及四乡八里来拜神的人络绎不绝。
探访完姐弟庙的故事后
途径潭段管区前往羊角圩
(S潭段管区路段)
经过潭段桥,正式进入羊角圩
羊角圩
羊角圩是电白县四大古圩之一,历来与水东、沙琅、马踏并称为“一水二沙三羊四马”。如今的羊角圩繁荣昌盛,主要沿着省道S和县道X两边分布,较之电白县其他镇,羊角圩算是大圩。
(羊角圩街道)
羊角圩最早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古有上沙琅下羊角之称。羊角镇因羊角圩得名,而“羊角”之名,因树而得。据载,这里原是一片荒凉之地,有一条由电白通往高州的大路,路边有一棵高大的“羊角扭”树,树果像一对羊角,树大成荫,过往的行人和商贩常常在此乘凉歇脚,后来有人在树下摆买凉茶,建起了路头铺,天长日久这里便成为商贾云集的商贸旺地,从此羊角圩闻名遐迩。
(羊角圩街道)
羊角古圩位于沙琅江中下游,明、清年代至解放初期是琅江水系的运输枢纽,水路交通四通八达,商船沿江而上,经林头、霞洞抵达沙琅。下游经坡心、袂花、鳌头至梅菉入鉴江,连接鉴江水系出海。
羊角古圩南面原是一个船埠头(码头),码头古榕婆娑,每逢农历一、四、七圩期或丰收时节,在埠头停泊的商船、鱼船多达数十艘。罗坑、沙琅的山货;信宜的杉木、竹编,陈村、旦场的海产品;“疍家人”在沙琅江捕到的河鲜都在这里集散贸易。现在,羊角圩还住着已经从沙琅江上岸的一个渔民队,有林、杨、阮三姓渔民50多户。
(羊角圩街道)
羊角古圩东北有一个湾,即现在的柏屋龙马村。湾里面也座落着一个码头。从梅菉运来的缸、瓦、砖、煲等都到此卸货并就地买卖,久而久之,这儿就被称为缸瓦湾。
早在民国时期,羊角古圩就设有东、西两大菜市场,当铺多达九间,油桁、米铺不计其数,猪行牛市一应俱全,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人头涌涌,车水马龙,圩日市井之繁华闹声如雷十里可闻。
(羊角圩东菜市场)
(羊角圩西菜市场)
年改革开放之后,圩集的发展更迅速,个体工商企业纷纷兴起,原来旧街低矮的泥砖房建成高楼,街道水泥硬底化,公路两旁也如雨后春笋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建成商铺,圩镇面积20年翻3倍,由原来的0.9平方公里,发展为3.2平方公里。(琅江人家)
羊角圩交通最繁忙的交叉路口
羊角镇政府
政府对面的建议车站
16路公交车羊角终点站
镇政府对面是羊角影剧院
以及羊角最早的超市—明湖超市
街头的卖炸鸭的摊档
摊主相当卖力,见人便喊
“要鸭嘛,20文一只”
羊角西菜市场是羊角圩最老最大的市场
每个镇圩必不可少的—6合彩马报摊档
热情的买菜老伯
修摩托车店老板,希望你看到!
羊角食品公司
电白民间美食—糖心糍
电白民间美食—糖心糍,1元1个,3元吃饱
羊角圩最老的街道
每个镇都有那么一两条最古老的街道,它们往往是圩的发源地,是每个镇最具有历史的地方!而羊角圩最古老的街道莫过于羊正街、幸福街、解放路等一带的老街区,如今的羊正街是羊角服装一条街,而在以前,这里有铁行、百货、供销社等一大批商业!
羊正街大大小小的服装店
这里是羊角人买衣服必到的地方
人们称之为服装一条
原农村信用社旧址
原百货商场
原百货商场
羊角供销社
羊角供销社位于羊正街,毫不夸张的说,半条街都是原供销社的“天下”,百货商场也是供销社的物业,如今供销社很多楼房以及土地已经易主,但是上世界的建筑仍然在这里随处可见。
新华书店
羊角粮站
羊角粮站仍在使用,但部分仓库租给私人使用,部分荒废了!我们来的时候里面没有人,询问多人均没有人知晓这里的历史故事。
果然是粮仓,建筑都这么有风格
在粮站遇见一位种菜的老伯
老伯年纪大了、耳背,听不清我们说的话
他说他不是粮站的退休职工,而是供销社的
大声告诉我们,听不见,耳聋!
水泥厂
电白建材厂属于国营企业,目前已经倒闭清算。规模宏大,可惜已经成为了历史,这里成了一片废墟,高大的建筑破烂不堪!厂内部分场地租给了私人老板经营沙场、水泥仓库等用途。
墙上张贴的清算公告
建材厂的职工宿舍区
羊角中心小学
排队上学的学生
羊角中学
校园一角
教学楼
饭堂
羊角古迹
前面有说到羊角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地方,而最为著名的当属禄段管区的古荔贡园和横山灵王庙了!
于是,我们从羊角圩出来疾奔禄段管区
14公里的路程便来到了禄段横山灵王庙
在大路旁,一座楼坊高耸路边
两颗大树如同门卫分守两则
经过楼门没多久便到横山灵王庙
灵王庙的风景
远眺灵王庙
横山灵王庙
横山灵王庙位于羊角镇禄段村委会境内,总面积多平方米,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是何氏为纪念护国保民抗倭牺牲的将领而修建庙堂,历代修缮,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庙内存有明代冷煅黄铜“五虎山”茶壶、白铜大灯盏,及民国时期广东省长陈济棠赠送的汉白玉香炉等文物。被列为茂港区首批重点文物,年晋升茂名市文物保护单位。
横山庙
横山庙碑记
横山灵王庙的传说
文/陈光权
在羊角镇禄段村,有一座气势宏伟、肃穆典雅的庙宇掩映在荔枝林中,该庙自明初至今,历代长盛不衰,皆因它有着悲壮动人的来历。
相传,明朝初年,今羊角、林头何氏六世祖积善公前往福建探望儿子何渊。海盗探知何渊在福建的官儿不小,以为必有大钱,海盗上了积善从福建回来的船,准备设计抢劫积善。当船回到电白陈村港将要靠岸时,海盗突然发难,威胁船客供出积善,否则将全船人杀光。积善在当地是富户,乐善好施,经常周济乡邻,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受他恩惠的人不少,因此,船上尽管有人认识积善,也装作不认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海盗的威迫越来越紧张,他们拿着刀叉恐吓着毫无抵抗力的老弱妇孺,情况非常危急。正当积善准备挺身而出亮明身份时,突然一彪形大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海盗突然袭击,并大声喊船客逃命。
(积善堂)
积善在侍从和熟人保护下与众人逃上了岸,只见船上的海盗被那壮士打得落花流水。冷不防壮士被躲在船角落的海盗突施冷箭射中背心,壮士仍然忍住剧痛砍倒了几个海盗,最终因毒箭发作才倒了下去。被壮士杀得死伤无数、吓破了胆的海盗,这时也逃之夭夭了。当积善和岸上的村民赶上船抢救壮士时,无奈壮士因伤势过重而离世。
积善被素不相识的壮士在危难时仗义相助的义举所感动,每晚发梦都见到壮士的身影。通过多方打听,积善终于查出恩人姓王,是电白霞洞人氏。积善为了让子孙后代缅怀王壮士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决定找一个最好的庙地,为王壮士修建庙堂,接受后人的供奉朝拜。在尚未找到合适庙地之前,先将王壮士的神位临时供奉在禄段金竹山村里。
或许王壮士义感动天,使得何氏后人终于为他找到安身之所。
相传高州一个黎姓国师,精通天文地理五行八卦,认为浮山岭一脉有王侯将相的风水,便一直从根子“追龙”,经分界追到禄段横山,到横山南端突然而止。只见横山东西双龙出海,南望前方田野无限开阔,四面环山合抱,百川归海,好一个王侯将相的风水宝地。次日下午,他将先人的骨石准备移葬横山,及至横山已是傍晚时分,远远望见那穴地灯火闪烁,疑是被人抢先下手了,懊悔不迭,只好回去。
后来黎国师偶然经过禄段,仍念念不忘这一宝地,特上前窥看,见原地并无异样,想必是那夜看走了眼,于是次日又将其祖先的骨石迁来拟安葬在那里。到了横山,依然看到灯火闪烁。他仍然不敢相信,走上前看,原来那儿有一玉石香炉,上面的香火还在闪闪发亮。于是他想道:几天前,何氏在金竹山村供奉王壮士的玉石香炉突然不见了,到处都打探不着,原来是飞到这里了,这说明此乃宜建王壮士庙之地。因而他劝何族在这里为王壮士建庙。
就这样,一个意外的发现,使一座宏伟壮观的横山庙在这里拔地而起,王壮士的神像重现昔日的威武形象,接受人们的敬仰膜拜。更为灵验的是,凡是诚实刚直之人祈祷后必心想事成;阴险奸诈之人不但阴谋难以得成,且苦果自尝,最终浪子回头。因此,横山庙的名气越来越大。据说,玉皇大帝感王壮士的仁义功德,封其为灵王。此后,灵王更是广施恩泽,庇佑忠良,点化迷津,因而威名远播,各地闻名前来朝拜祈福者络绎不绝。
禄段何氏始祖何职善原居吴川博茂,明正德年间,倭寇骚扰博茂,尚武的何氏率众抗倭,危难之际得到明军的增援而取得胜利,但明军将领遭暗箭殉国。将士牺牲之后,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们而建了一间庙拜祭他们,就是现在的横山灵王庙,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总面积平方米。该庙内存有明代冷煅黄铜“五虎山”浮雕茶壶、白铜大灯盏及民国时期广东省长陈济堂赠送的汉白玉香炉等文物,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禄段“登高坡古贡荔园”
(图片来源网络)
禄段“登高坡古贡荔园”面积约有多亩,是现茂名地区古荔最为集中、古荔树最多的古贡荔园。据称曾是朝廷选定的荔枝贡品产地,有1多年历史,是高力土向唐玄宗进贡自家地方水果极品荔枝的贡园,杨贵妃也吃过该园的荔枝。
传说被马踢了一个缺口的古荔
贡园在上世纪50年代初曾有古荔枝树上千棵,由于五、六十年代大炼钢铁曾被大量砍伐,现存树龄百年以上的古荔枝树虽有近千株,但树龄在至多年的只有四百多棵。
年,华南农业大学从事果木研究的专家到“登高坡古贡荔园”考察,对几棵被认为树龄较高的荔枝进行了测定,确认其树龄为至年。
禄段古荔枝贡园的“登高坡园”,当地人称为武馆园,明朝时有何氏始祖三兄弟在这里收徒弟教练武术抗击倭寇。
来源:电白同乡论坛在电白
手指长按以上患白癜风可以要孩子吗北京最好的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