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金亭”的光辉
卓尚基/文图
在五华县华城镇维西雷公墩(河边),明代有座“却金亭”,立有石碑,端端正正屹立在雷公墩(地名)路旁,因时过境迁,但湮没了数百年的一座颂廉文物,如今仍然传颂在百姓心中,它以朝霞一样,爱民如子的廉政精神,以日同辉,光芒万丈励志后人。
据《长乐县志》载:华城却金亭,明朝嘉靖年间,福建莆田李德用,任长乐(五华县)县令八年之久。他清正廉明,爱民如子,主要功德有三:一是他嫉恶如仇,敢于同邪恶作斗争。当时毗邻长乐的龙川一群匪寇,经常潜入长乐,抢却民财,骚扰百姓。他“诛其魁,释其胁从者”,维护了社会治安,使百姓安居乐业,二是他体恤民情,时刻把群众饥饱冷暖系于心上。有一年天大旱,稻田龟裂,禾苗枯黄,他急如焚,脱去上衣,头顶烈日,带领群众车水保苗;三是他为政清廉,真正做到了两袖清风,一尘不染。离任时连返乡的盘缠也不足,长乐人民集资捐赠路费,被他婉言谢绝。当地百姓为纪念这位“却金人”,将这笔捐款在他上路的雷公墩上,建了一座别致的石柱凉亭,并起了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却金亭,以昭李县令明德。
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封建社会的县太爷,搜刮民膏,巧取豪夺,失廉丧德、失廉丧威者大有人在。与此相反,李德用却勤政为民,清廉自守,不搞假公济私、“权钱交易”这一套,这正是他的闪光之点,不凡之处。老百姓为他修亭纪念,世世代代从不曾将他忘记,甚至于亭倒了再立碑,那份拥戴之心,这份敬佩之情,难道不比真金更为宝贵么!
为廉者建亭立碑,是崇尚一种人格,是张扬一种精神;既是“表彰”,更是“继承”。大凡进取向上的地方,都有这种立碑精神。五华县华城镇有顺口溜曰:“卜引水,刘栽树,朱修万米渠,彭筑防洪堤,詹老虎带出一个民兵连,老李建了一片荔枝园。”这卜、刘、朱、彭、詹、李是五十年代以来该镇的几任镇干部,整句口碑是对六位乡镇干部的由衷赞颂。正是他们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财富,“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砥砺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带出了华城的繁荣安宁与淳厚的民风,近年来,兴建农民街、整修国道、省道、火车站,绿化人居环境,西区沿河兴建柏油水泥路、状元路,装路灯,美化石柱塘公园,大搞一村一景,活跃群众休闲娱乐,连续被省里命名为双文明建设、农村文化“先进镇”、省科普示范社区(西区)、省法治先进社区等。基层干部,廉能生威、廉育后来可见一斑。
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也是吃“皇粮”、坐“高堂”的长字号人物的衣食父母、立功立德的支持者。实践反复证明,中国的老百姓好得很。在优秀传统文化的陶冶下,他们勤劳俭朴,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往往是,你“滴水之恩”,他“涌泉相报”,答谢多于所施;你办实事,做表率,他护着你,跟着你干;你花了心血,建树了功业,他铭记在心,代代传诵。试想,有了这样的“尊干”群众,何愁为官一任,官声不响亮,政绩不辉煌?就看你是否有一颗为人民谋利益的金子般的心,言行能否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真金的榜样!民心如镜,民心可鉴。世事沧桑里,老百姓总是执著钟情于廉政爱民这个古老又常新、含金量很高的主题,这就提醒我们每个肩起领导责任的同志注重掌握这个“做官”诀窍,全身心投入保廉生威得民心之中,变“太爷”为“公仆”,换“却金”为“奉献”,那就一定能够超越“李县令”,为国为民做更多的好事,赢得乡亲父老更多的敬爱。
却金亭丰富了我国的碑亭文化,弘扬了廉洁之风,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倒是像金子一样永远闪光。
作者简介:卓尚基,中共党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省民俗学会员,特长:编写创作、摄影录像,五华县首届民协会长,中级职称。在海内外发表专业论文13篇,其中赴京:获中艺院当代文学赛二等奖《解放军报》获奖。个人简历入选《中国专家人才库》(世纪珍藏版)。文化干部退休,著有《长乐风情》,主编《华城地方志》居华城。
卓尚基往期文章欣赏
卓尚基原创:罕见的五华水寨石大桥
卓尚基原创:记不清父亲模样
卓尚基原创:六十六学吾足
卓尚基原创:慈善之家“清华楼”
卓尚基:五华中秋赛灯歌
卓尚基:明朝至今文明村
客家山歌:红色村庄兴华城
卓尚基:母亲伟大爱无疆
卓尚基:重阳湘西仰帅乡
卓尚基:湘西苗寨凤凰城
卓尚基:湘西奇观在险峰
张家界观黄龙洞(客家山歌)
卓尚基:美丽乡村新华城
卓尚基:《同学录》的故事
韶山行——怀念领袖久天长
卓尚基:清溪驿站"庵"与酒
皇帝"八夜"到清溪‖卓尚基
卓尚基:年关客俗谚拾趣
卓尚基:狮雄古塔的传说
卓尚基:难忘广州民俗班
卓尚基:五华竹马闹元宵
卓尚基:客家童谣谜语拾趣
(点名字阅读编委作品)
名誉顾问:杨炼
总编:木子(枫叶丹)
编辑:阿静雪儿河汉女
宣传:黄龙大漠烟云老道士静水流深
作家诗人:《作家诗人名录》第八版
总编
投稿须知
1、唯一投稿信箱:
qq.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