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元宵佳节了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据广州市五羊天象馆介绍
今年元宵节的月亮是8年来最大的。
期待吧~
然而在我们大广东,
元宵节
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
为你所不知。
今天潮爷给大家介绍
广东最“狠”的元宵习俗!
耸老爷
“耸老爷”
即是把老爷高高抛起
普宁的梅塘溪南村
在每年正月十五会有很特别的游神民俗,
所谓特别,
是因为其“营老爷”过程中
所间插的武游形式之一
“耍老爷”(或称“掀老爷”)较之其他村落更为火爆!
虽然潮爷的故乡也有“营老爷”
但至于为什么要把老爷抛向空中
还要将其摔坏
潮爷就不太明白了
还需要留言区的普宁老乡来赐教~
跳火墩
每年元宵节前后,
普宁市一些村落都要举行
一个特殊的辞旧迎新活动——“跳火墩”。
“跳火墩”是传统民俗,
跳过火堆,喻去掉一身晦气;
青少年跳火堆,
还有展示勇敢刚毅,
不畏险阻的寓意。
送香船
送香船,传统民间信俗之一,
属于送瘟神的一种仪式,
潮汕各地均有此俗。
全国也然,
“纸船明烛照天烧”,指的就是此事。
纸船即香船也。
潮汕有此俗,
只是各县各地表现大同小异罢了。
舞人龙
每逢春节、元宵、中秋佳节
和一些重大喜庆节日,
湛江市东海岛的东山镇必连舞几个晚上“人龙”,
东西两街户户张灯结彩,
万人空巷,热闹非凡。
东海岛东山镇的人龙舞独具特色,
被誉为“东方一绝”。
烧火龙
广东梅州市丰顺县的埔寨镇,
每年的元宵晚上会举办“烧火龙”活动,
至今有年历史,
是当地人们为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百业兴旺的祈福活动,
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丰顺埔寨每条火龙由三四十个赤膊青年手擎
加上鼓乐手、扮龙虾、扮金鱼等人
整个队伍达多人
火龙游走在人群中
并喷射出各种绚丽的烟火
场面相当壮观
营灯
“乡市迎神张灯,
大族家悬各样灯于共祖堂会饮。”
明万历《普宁县志》
在讲述普宁的元宵节民俗活动时,如此写道。
今日,
我们追溯普宁各地元宵节游神、营灯的民俗时,
这或许是可资引用的最早记录。
此后,这一民俗并没有随历史的风尘而湮灭,
至今依然盛行。
在普宁各地元宵营灯活动中
军埠大长陇“贺灯”允称规模最为盛大
景象最为壮观
舞火麒麟
每年元宵夜,
广东英德市大湾镇热闹非凡,火光四射。
由火麒麟、飘色和花灯组成的大湾传统元宵节目,
当天就有光着上身的年轻人在火光中
舞动着火麒麟,
围观村民中传出阵阵欢呼声。
接着就沿街巡游、挨家舞拜。
行通济
这是佛山一带的传统民俗和民间宗教活动,
通济桥在哪里?
通济桥横跨佛山涌,
是通往顺德、番禺的必经之路,
也是佛山商贸交流的重要通道。
所以佛山商民在为求来年生意顺境,
便行通济桥讨好意头,
后渐成习俗,
并衍生出“行通济,
无闭翳”这一俗语。
相对于春节期间与亲人相处为主
元宵节的意义
是在于走出家门
与同样参加节日活动的大伙们
一起狂欢!
迎灯(丁)
五华县下坝元宵迎灯,作为当地最热闹、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于年被梅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下坝迎灯”民俗庆典活动把“家”的观念深深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自从开展庆典活动至今,下坝周瑄公的后裔即使春节因特殊情况没有回家,但到元宵佳节无论如何都一定要回来参加“下坝迎灯”庆典活动,充分体现了后辈们对本土客家文化的认同和客家人的寻“根”意识。
广东的元宵习俗如此丰富
你们家乡的元宵节有哪些习俗?
欢迎来留言区告诉大家~
图文综合: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