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夫人蔡素屏烈士简传,海陆丰的巾帼英

蔡素屏烈士简介

海丰鹿境,历史悠久,地理幽然,文化优渥,人才昌茂。自先祖从闽省定居于鹿境金龙山这块风水宝地开基立业以来,繁衍生息,血脉旺盛,子孙众多,贤才辈出,祖德远扬,成为海丰文明古县的名门望族。在鹿境新北村这样一个平凡的村落,诞生了一个叫“哲妹"的小姑娘:15岁嫁给彭湃,生下了三个儿子,最后为了革命而壮烈牺牲,年仅31岁,她就是巾帼英雄ーー蔡素屏烈士。

巾帼不让须眉为革命奋斗终生

年9月21日,在广东省海丰县城的一个刑场上,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子弹,穿进了一个女共产党员的胸膛。她,就是海丰县妇女运动的先驱、不屈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党早期农民运动的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的妻子——蔡素屏烈士。

蔡素屏生于年2月8日,广东省海丰县(现附城镇)鹿境乡人,出身于富商家庭。幼年时名叫哲妹,字素屏。她少年时期受的是“三从四德”的教育,没上过学校。但她自小就聪明贤惠、喜爱织绣,还向弟弟学些古书。年,在父母的主持下,她和海丰县城郊桥东村的一户大地主——彭名合(彭家大商号)的第四个儿子彭湃定下了婚事,不久就结了婚。

蔡素屏性情温柔,能体贴别人,深得彭湃的疼爱。婚后两人相敬如宾,感情很好,彭湃经常教她识字,给她讲妇女要争取解放的道理,鼓励她冲破封建的枷锁,求得自身的解放。在彭湃的帮助教育下,蔡素屏开始与封建的习惯势力抗争,她改变了自已高髻的发型,扔掉了缠足的绷布和小鞋,还毅然提着书包上私塾读书,还邀请吕玉云、王香、杨华等几位妯娌,穿街过巷到潮州会馆上课。女人放下家务上学堂,这是与封建的礼教背道而驰的,于是,家人的责骂、路人的讥笑、一下子朝她们扑来,但蔡素屏却置之不理,继续求学识字。后来,因家务繁重,无法按时上学,她便请邻居一位在小学读书的女学生——施汉屏大姐,每天晚上上门辅导自己学习。

年彭湃往日本留学时,她还经常把自己的作业、学习心得寄给彭湃,彭湃逐一作了批改后,寄还给她。

年彭湃从日本回国不久,便开始下乡到农村去宣传教育农民、组织农会,经常工作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当时家里的人故意刁难,常不给他留饭菜,但蔡素屏却深明大义,知道自己的丈夫早出晚归,不是去干坏事,而是为了穷苦农民的利益。因此,她每天都弄好饭菜,等待丈夫回来吃。

为了方便彭湃开展农运,在蔡素屏的支持下,他们夫妻俩迁出高门大院的住宅,到原堆放杂物的小屋(后改名为“得趣书室”,成为农运活动的中

心)去住。在那里,赤山和县内外的农友,常来与彭湃商量研究工作,蔡素屏如亲人般热

情地接待他们,问寒问暖,有时还招待他们吃饭。农友们都称赞说:“四嫂真是我们农会的亲人。”

蔡素屏支持彭湃和农友们搞革命的同时,自己也逐渐参加一些革命的活动,她主动地跟着彭湃深入到农村开展宣传工作。一次,彭湃在海城墟场,站在凳子上向农民作宣传,蔡素屏勇敢地站在旁边作陪,当时海城的地主、劣绅们对此都极为不满。咬牙切齿地咒骂她:“辱衰祖宗,不识廉耻。”蔡素屏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对的,是为妇女冲破封建牢笼打开一条路子。

年,彭湃几兄弟分了家,彭湃决定将分得的田契分给佃户,素屏欣然同意,并鼓励说,“这样做,农民就会更加拥护农会了”。但佃户有顾虑不敢要田契,素屏又支持彭湃当众烧毁田契,燃烧田契的火焰,使海丰的农会更迅速地发展。

年1月,海丰总农会成立,县农会决定要发动更多的妇女加入农会,便派蔡素屏到赤山开展妇女工作。这时蔡素屏已从一个家庭妇女成长为一名参加农运的女战士,为了便于经常下乡接触农妇,她把大孩子干仁交托给自己的弟媳照料,为了解决农会活动经费的困难,她变卖了自己随嫁的金银首饰,交给农会做活动经费。

年的夏天,广东海丰遭受洪水袭击,庄稼失收,农会向地主提出减租,但地主反诬告农民抗租,并通过县长王作新及粤军钟景棠部武装镇压农会,逮捕了杨其珊等20多名农会骨干。在狱中,农友们受尽各种摧残虐待,没吃没喝。在这危难之际,蔡素屏每天从家中拿20多斤大米送给难友,有时还做好稀饭、买些咸菜等送去。这样一连坚持了4个多月。农友们得到蔡素屏的支援帮助,斗志更加昂扬。

年8月间,蔡素屏的父母听说女儿、女婿要发动农民组织农会,认为他们是有福不享、自讨苦吃。两老抱着不满的心情来到彭家,劝说女儿女婿“改邪归正”,蔡素屏明知双亲的来意,却争先把彭湃搞农运、解放农民的道理讲给他们听,并称赞彭湃为搞农运废寝忘食的精神,双亲无言以对,表示支持。

年4月,彭湃到广州工作,为了照料和帮助彭湃的工作,蔡素屏于7月份到了广州(住在广州市东皋大道仁兴街的一间小楼房里),这时郊区和花县、顺德等地的农友经常来商量工作,蔡素屏不厌其烦地热情接待,当好彭湃的后勤兵。

年2月,第一次东征胜利,蔡素屏从广州取道香港回海丰,在郑志云、杨其珊的领导下,继续开展农运的工作。

年2月,蔡素屏光荣参加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女战士。3月份,组织上派她到海丰县城南丰、民生、华民三个布厂搞女工工作,蔡素屏日夜与女工们在一起,教育女工组织起来自己解放自己。有一次,组织上决定要给女工加薪,蔡素屏就以自己家庭(彭名合)开的布厂作为重点,首先给工人加薪。为了支持农运,组织发动村妇女起来参加斗争,蔡素屏又带领一部分女工——赖淑芳、王少芳、马如凤等到鹿境、赤山、北笏、汀洲、罗山、荣港、东笏等村向农妇宣传。布厂的女工及海城郊区的农妇,对蔡素屏艰苦朴素、大公无私的精神都很欽佩,后来推选她为一区妇女解放协会的主任。年10月30日,海陆丰人民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夺取政权,成立了海陆丰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蔡素屏被推选为海丰县妇女解放协会主任。

年2月下旬,国民党反动派组织进犯海陆丰红色政权,蔡素屏的家婆(彭湃的母亲——周凤)劝她跟随家属住澳门暂避。可是,蔡素屏临危不惧坚定地回答:“我有任务在

身,就是要牺牲,也不能离开海丰。”这时,蔡素屏已怀了第三个孩子,分娩期快到了,

她知道形势险恶,要做好牺牲的准备,便先物色了同村的一位伯姆,作为日后托养孩子的人家。年3月初,国民党反动派攻陷海城,海丰县委撤退到公平山区,当时县委指派蔡素屏与莫退等负责二区(公平)、六区(赤坑)、九区(可塘)的武装斗争,她到了公平区上军田围仔村,分娩期已到,就在围仔村的祠堂左侧房间生下了第三个儿子彭洪。刚生下婴儿不久,敌人就包围了围仔村,在群众的掩护下,蔡素屏和抱着婴孩的婆婆——周凤,掩蔽在村后密布的树丛中。敌人多次用棍子往树丛打,都搜不到他们母子等三人,天亮后,敌人撤出了围仔村,蔡素屏把刚生下几小时的婴孩交给婆婆送到海城桥东村李如碧大娘家里,托给她抚育。为了革命的工作,她把革命的苗子安置掩蔽好后,再转移到其他村庄继续坚持战斗。

▼年彭湃和儿子干仁、仕祿合影

同年的9月19日(农历八月初六日),因叛徒告密,蔡素屏在公平平岗乡被反动民团围捕,即日解送海丰县城国民党县府狱中。敌人对她严刑拷打,但蔡素屏无所畏惧,坚贞不屈,敌人无奈,决定处以死刑。年9月21日,广东省海丰县城的街道上戒备森严,一队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人员,押着蔡素屏往刑场。天,阴沉沉的,街上的群众都被推靠边,蔡素屏被大麻绳捆绑着,背上插着标签,上边写着几个大字:“共匪苏维埃妇女主席”。蔡素屏神态自若,昂首挺胸,双目深情地扫视着道旁的群众,暗暗地鼓励他们要继续坚持斗争。刑场上,蔡素屏同志在敌人枪口面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英雄气概。

蔡素屏在刑场倒下时,鹿境乡蔡素屏之四叔父蔡秉恩及时派人收尸入木,同时出资,由彭银(彭湃之长兄)负责安排埋葬造坟墓等善后事宜,因而在彭家牺牲的英烈中,唯蔡素屏烈士遗骨全齐。

蔡素屏烈士牺牲时仅31岁。这位年轻的女共产党员,为了广大妇女和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本文参考彭湃三儿媳陈平《记彭湃妻子蔡素屏烈士》

▲年彭洪、陈平及儿女与祖母周凤合影

▲年杨尚昆等亲切接见陈平等彭湃后人

附:彭湃儿子简介

:

彭绛人(海丰话谐音常误为“彭干仁”):生于年。年国民党反动派对彭湃一家实行斩草除根,6岁的彭绛人藏在一农户家里,被敌人发现抓捕入狱。母亲蔡素屏被捕牺牲后,彭绛人被营救出狱,住在汕尾市海丰县附城镇鹿境乡新北村母舅家,后由周恩来亲自派来的共产党员吕以壮(鹿境新南人)带去上海,临走时跟表兄弟们说日后要回来报仇。年在上海病逝。

:

彭士禄,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首批及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是中国中共十一大、十二大、十三大党代会代表,中共十二大候补中央委员,四届及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环保与资源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顾问、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

解放后彭仕禄经常叫其妻子马淑英寄生活费给王婵,50年代鹿境乡新北村设三新公社时,王婵被称为“革命母亲”。彭士禄6岁时,被转移到了汕头潮安,送到革命群众家里寄养,准备寻找机会转送中央苏区瑞金。在潮安,彭士禄先后被20多户人家收养过,最后,他被送到红军队长陈永俊家,由其母亲潘舜贞抚养。彭仕禄(乳名保赤、年出生),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到处追捕彭湃亲人,地下党组织把彭士禄东掩西藏,送到其母舅家乡海丰县附城鹿境新北村,认贫苦村民王婵为母亲作掩护,(王婵、人称“雅二婆”,她为了保护革命后代,将自己几个月大在喂奶中的儿子送给莲花山人家,把彭士禄当作亲生儿子,掩人耳目,避过反动民团搜查),彭士禄跟随养母在鹿境乡等地四处乞讨躲藏,曾在鹿境新南輋港庵(元君老母庵、又称尼姑庵)避过难,期间亦曾被城东叶厝寮村吕闲收养(吕闲是鹿境新南村贡生吕心焯之女,送给叶厝寮村一户人家作女儿)。年彭士禄回忆起此事,在给吕闲儿子陈旭光的回信中写道:“80年前的往事,那时我太小,只有4岁,但还是有模糊记忆。在白色恐怖环境下,记得奶妈王婵先把我带到尼姑庵,后转移到一个乡下,和二位姐姐(吕闲姐妹)住在一起达一年多之久…”。

彭仕禄8岁时,在潮安被国民党反动派抓获,期间先后入狱2次,年被释放,回到潮安当乞丐,后又住到革命群众家里,并帮助绣花、打柴、放鹅等以维持生计,年夏,彭士禄被捕并再次押送到潮安监狱。同年,祖母周凤设法将他营救出狱,之后祖母先将他带到澳门,住在柯麟家。后来祖母又将他带回香港,部分生活费用由地下党组织供应,彭士禄在圣约瑟英文书院读了两年小学。年夏,彭士禄与堂弟彭科一起逃离香港,到惠州的平山参加了东江纵队。后来香港中共地下党组织把他找到,又送回香港,住在地下党负责人连贯家里。

年,周恩来派副官龙飞虎和贺怡带领彭士禄和一些烈士子弟一起离开广东。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彭士禄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邓颖超,并在那里住一段时间。同年,彭士禄被送到延安青年干部学院就学,他学习刻苦,劳动积极,成为模范生。

大连大学、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彭士禄后被选中苏联留学,年,彭士禄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后又在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专业进修。年回中国后一直从事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工作,曾先后被任命为中国造船工业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中国水电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中国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中国国防科工委核潜艇技术顾问、中国核工业部总工程师兼科技委第二主任、中国秦山二期核电站联营公司首任董事长。他是中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为中国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做出了开创性工作。年起,彭士禄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晋察冀边区工业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大学、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彭士禄后被选中苏联留学,年,彭士禄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后又在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专业进修。年回中国后一直从事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工作,曾先后被任命为中国造船工业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中国水电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中国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中国国防科工委核潜艇技术顾问、中国核工业部总工程师兼科技委第二主任、中国秦山二期核电站联营公司首任董事长。他是中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为中国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香港保健海流协进会第47届就职典礼,原全国人代常务委员、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原中国核工业部副部长彭仕禄院士(右二)同陈汝德中医师(右一)汕尾市政协副主席彭小健先生(左一)蔡惠进中医师(左二)合照

:

彭洪(乳名赤红、-),出生于海丰县公平镇平岗下军田村母亲蔡素屏牺牲时,彭洪才两个月大,送到赤山小汾村李如碧弟媳家中照料,顺利长到了两岁。两岁后再由彭承训接回海城桥东村家中抚养,取小名彭古。入学读书时,家人给他取名——彭锡鸿(与“赤红”谐音。成人后参加革命时改名彭洪)年至年,他历任海丰县委组织部干事、组织部长、海丰县十区区委书记、海丰县委委员、海丰县委第一副书记兼县长。后调往广州工作。文化大革命时,被揪回海丰批斗,惨遭迫害,死后被藏尸灭迹达10年之久。

随着“文革”结束和拨乱反正,年,在党中央的直接关心下,由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杨尚昆同志和习仲勋同志亲自主持,对文革中疯狂残害彭湃烈士亲属的冤案和罪行进行拨乱反正。彭洪沉冤十年的尸骨终于得以见天日,与亲人见面。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残害彭湃亲属的凶手,有的被押上刑场,有的暴病身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历史,再次印证了这古老、纯朴的真理。

附:蔡素屏家属革命事迹简介

(男)、年生于海丰鹿境新北村农民家庭。年,年仅16岁的蔡家俊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海丰县陆安师范学校。同年,“五四”运动在全国爆发,很快便波及到了海丰。这时候,以郑志云、陈魁亚为首的一批进步学生应势成立了以学习新文化,开展反帝爱国运动的海丰县学生联合会。思想进步的蔡家俊在加入了学生联合会后,还在学校中配合同学刊印进步刊物,并积极组织参加系列的学生运动。

年夏天,在学校中经过新文化以及进步思想洗礼和深受大姐蔡素屏以及姐夫彭湃的革命影响的蔡家俊,毕业后回到鹿境度暑假。一天,他从鹿境红花山南麓的后渡钓鱼回到家,放下了钓竿以及一篓鱼获。对家人说道:“运来人不知,我钓到一篓鱼你知不知呢?”,扔下了这句让家人莫名其妙的话就走进家里收拾行李,然后就奔向县城投身革命去了。这句话,家里的后代仍然记得清清楚楚。就在同一年,19岁的蔡家俊加入了新成立不久的海丰县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受组织的安排利用组织刊印的《赤心周刊》到学生中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年5月,受党组织委派,蔡家俊到青草,担任八区农军大队长。在这里工作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经常单身出外开展工作,所以免不了遇到危险,但都被他机智的逃脱了出去。有一次,蔡家俊到辰洲和当地农会组织开会,直到半夜开完会,在返回青草途中却巧遇前方有反动民团正举着火把待要进村搜查。危急当中,考虑到村中的同志还未来得及转移,蔡家俊临危不惧,边走边叫的向东边的丽江边快速跑去,此时几十米外的民团发现情况急忙边追边开枪射击。此时他仗着自身快跑的速度以及岸边长得人高的乱草遮掩,很快便跑到了江边并跳入了丽江中,凭着他多年练就的好水性向对岸游去,待敌人追到岸边时,蔡家俊已经走进对岸的芦苇丛中,而此时村里的同志们听到了敌人的枪声也纷纷逃离了村里。

年3月,周恩来和彭湃经过研究后在海丰县桥东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海丰支部,蔡家俊在同年年底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八区党委常委。在蔡素屏以及蔡家俊的影响下,家族中不但蔡家俊的父亲蔡觐泽加入了农会并成了鹿境当地的农会主席,同辈的几位兄长(蔡家帮、蔡家杰等)也先后加入到了革命的队伍中,再加上跟彭家的姻亲关系,这个家族就成了不折不扣的红色家族了。这在同村的反动民团头头眼里,自然就是不可饶恕的,于是,在他的安排下,反动民团针对蔡家俊的家族前后发动了8次围家、抄家、封家。但毕竟,村里的进步群众还是要占大多数的,每次,在民团一出发总会有乡亲出来示警,民团还没到,邻居的乡亲就会用扔石子击门的方式示警,然后蔡家那些参加革命的人,就会赶紧躲到大屋左侧偏房边花园中那个掩盖在浓密的丝瓜藤中的大坑中躲藏,然后借机从后门跑到后山,这样每每躲过敌人的搜捕。每当敌人搜到丝瓜棚下,蔡母总是机灵的说:“哎!我家的丝瓜长得这么好可不容易,你们可得小心点呀!待我放好梯给你们上屋顶查”,这样好几次都化解了危机。

年11月18日,上午,海丰县工农兵大会在孔庙举行。会毕,与会代表欢送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四团一个连开赴捷胜,配合其时由林道文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团部攻打城内的反动保安团以及民团武装,蔡家俊也参与其中。先期攻打过程非常的激烈,双方都出现了很大的伤亡,其中我方的一个连长更是在当中被敌人乱枪杀死,这就激起了我方的愤慨,进行猛烈的反击,敌人龟缩在城头。此时的蔡家俊见状,便有意前去做敌人的思想工作,经指挥林道文的同意后,不顾个人的安危,只身跃上城头向敌人做起了思想工作。不久,敌人们便个个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下城大开了城门,捷胜被我军成功拿下。

年1月28日,海丰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根据组织的安排,从县内各地抽调具有工作经验的农运骨干到东江各县工作。蔡家俊被委派到五华县工作,接替古大存当任县党委书记。此时的五华形势相当糟糕,由于国民党军队围剿五华,为了扑灭当地的革命力量,先后成立了针对以古大存为首的革命者的所谓的“驱古委员会”、“灭古委员会”等,妄图将这些革命者赶尽杀绝。为此,古大存等领导转移到了东部五华、揭阳、丰顺三地交界的八乡山地区,同时又有部分原五华县委领导者私自解散农军队伍以及携款潜逃,造成了困难的局面。对于面前的这样一个烂摊子,蔡家俊没有丝毫的抱怨,经过他的一番努力,很快便重新组织起了五华县委领导班子以及重新组建农军武装队伍,并向五华县境内的敌对势力展开了艰苦的斗争,企图打开新的局面。敌人自然不想见到这种情形发生,当即便组织军队疯狂反扑。由于敌众我寡,加上新组建的农军队伍武器装备落后,我军队伍伤亡人数很大,由此蔡家俊被迫率领剩余武装力量撤退至五华横流渡,终于被敌人包围。被捕后,蔡家俊宁死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凛然正气,押赴刑场时,他视死而归,高呼共产党万岁,从容就义,牺牲时年仅25岁。名字刻在五华县安流镇横流渡烈士碑。

本文摘录自许宇奈《一腔热血献革命、埋骨他乡终不悔----记烈士蔡家俊》

:年大革命时期参加共青团,其革命事迹待搜集续编……

附:留忠骨刑场收尸纪实--蔡素屏侄儿:

蔡佩瑶蔡佩琦撰年11月24日

我们拜读了贵报年9月24日总第()期副刊朱长河先生撰写的《胸存正义轻生死血雨腥风见亲情——记彭湃烈士长兄彭银先生》一文,其中《留忠骨刑场收尸》一节,认为撰写的情节某此与事实不符,我们是蔡素屏烈士娘家的亲孙,根据父亲及叔父生前经历的口述,借贵刊一角,将事实经过呈献给读者。年3月海丰苏维埃政权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镇压革命群众,特别是彭湃一家更加遭受残酷的摧残和镇压,牺牲的牺牲,逃亡的逃亡。我姑母蔡素屏被叛徒告密在平岗乡被捕,不幸消息传来,我家族人惶恐万分非常悲痛。

我叔祖父蔡秉恩(号觐心、素屏之四叔),蔡秉恩当时在海城老鱼街(今属海城镇第五居委)开“俊记”杂货店,他为人宽厚仁和,人际关系极佳,在周邻群众中享有威信。在白色恐怖腥风血雨的日子里,当他获悉侄女蔡素屏被捕的消息,意识到牺牲难免,危在旦夕。着手二两手准备,一是利用自己的威信,在下围挑选年青力壮有武术的义士,开会动员,具体布置收尸的做法和要求,义士们义愤填膺,当即表示随叫随到,召之即来,随时待命;二是每天一早命我七叔父蔡家奖(蔡素屏之胞弟、当时16岁在“俊记”帮手)去龙津桥头(枪决人必经之路)探消息,嘱咐如果是你素屏姐快速回店报告,他很懂事遵嘱咐行动。当农历八月初八的早上,白色恐怖的气氛笼罩海城,人心惶惶。七叔父立刻获知姑母即将行刑的消息,哭着跑回店向四公报告,四公即刻通知雇请的义士马上行动,买棺材带草纸奔临菜圩埔刑场,姑母倒下后,及时收尸入木。同时拿出二十银圆作为娘家沉痛哀悼的奠圆派专人交给彭银,由他负责安排埋葬造坟墓等善后事宜,在永安桥畔彭家祖地造一小坟,至解放后才重修。因而在彭家牺牲的英烈中,唯我姑母完整遗有尸骨。今天时隔78年,我们沉痛怀念姑母蔡素屏烈士,她短暂的一生,为革命贡献了力量,为彭家传下可贵的高素质的革命后代,她的英名应与彭湃烈士一起永垂青史。在此我们深深感谢我四公尽了骨肉亲情为我蔡家做了一件应尽的善事,让我们后代永誌不忘。

附:悼姑母

七律蔡佩瑶(时逢苏雄埃六十周年纪念)一九七八年十一月

六十年前农运兴,巾帼投身显精神。

赤卫十万民壮志,起义三次得寒心。

菜圩埔上洒热血,永安桥畔埋忠魂。

祈您英灵当笑慰,革命已有后来人。

(以上部分资料由彭湃烈士、蔡素屏烈士家属提供、以及摘録自《鹿境風情录》、《海丰县志》、网络图文等)

后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正在海陆丰大地如火如荼进行中,而乡村振兴的五个伟大举措,也在海陆丰这片伟大的红土地上不断践行,在这个背景下,年8月12日蔡惠进先生和全民网主编经过商议,提议应当加大力度宣传,纪念缅怀我们的巾帼英雄“彭湃夫人--蔡素屏烈士”,众乡亲倡议在海丰附城鹿境乡新北村修整『整蔡素屏烈士故居』、筹建『蔡素屏烈士纪念馆』,争取为历史建筑保护项目之一,故居立匾保护。深挖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景点,提高红色站位,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彰显乡村特色,提升乡村文化品位,打造乡村旅游新景点。于是,8月13日汕尾全民网主编特委托蔡惠进、蔡佩瑜、蔡力生为蔡素屏烈士收集、撰写《人物简介》,经时一个多月,4改其稿,最终在年10月2日正式完稿,年10月4日发表于汕尾全民网公众平台。以兹纪念海陆丰农民运动时期为国牺牲的彭湃同志的革命伉俪:不屈的共产主义战士、妇女运动的先驱者、海陆丰的巾帼英雄——蔡素屏烈士(全民睿、蔡惠进)

搜集编撰:蔡惠进;编审:蔡佩瑜;校对:蔡力生;时间:金秋

作者:蔡惠进、蔡力生

编审:蔡佩瑜

文名:全民睿

时间:金秋

声明:编者授意汕尾全民网编排发布

版权:此文版权由蔡惠进、蔡力生、蔡佩瑜以及汕尾全民网共同所有,转载请联系我们进行授权

汕尾市全民网:汕尾全民,全民网聚

爆料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汕尾全民网论坛

全民睿

汕尾市全民网,网聚民的力量!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广州哪家医院好
什么原因会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azx.com/whjq/7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