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水寨一日游
文/朵朵花儿(广东紫金)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正是出游的好时光,我们决定驱车前往五华水寨走走。路经风门坳——潭下水库,忍不住下车休息。尽管春日的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甚至还有一点浑浊,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兴致,偶而能看见两三条鱼儿在浅水里游弋,都令我们欢喜不已。近处远处的山是那样的翠绿,好像显摆似的要把终年积攒的绿都晒出来。为了把这惹人的春光留住,我急迫地拿出手机把这美好的一刻定格成了永恒。
上车继续前行,忽见路旁一广告牌:益塘水库AAA景去,下车一打听每人才20元门票,想想也不贵,即刻买了门票迫不及待地投入了她的怀抱。眼前是一汪醉人的碧水:绿得似翡翠,蓝天倒映在水里,又把湖水染蓝,让人一时分不清到底是湖水蓝还是蓝天蓝。她的绿一点儿也不亚于朱自清笔下《梅雨潭》的绿,西子湖的湖水也不及她的美。看着她,你会忍不住想与她亲吻,掬一捧湖水在手心上,晶莹的绿波在手心荡漾,凉意沁人心脾。湖中可见红的鲤鱼,花的斑鱼,黑黑的叫不出名字的鱼在水里穿来穿去,水面漾起一道道细细的波纹,给整个湖面增添了不少灵动之气。湖岸边是满山满坡的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竞相争美:你嫩得让人心醉,他红得让人扎眼,他们使出浑身解数要把美发挥到极致。此时的我们陶醉在这大自然的美景中,舍不得离开。但这一站毕竟不是我们的目的地,到最后我们还是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十二点左右我们来到了目的地——五华水寨。记得二十年前我们曾到过水寨,那时是骑摩托车来的。时光飞逝,物转星移,二十年后的水寨变化之大令人惊叹:刚进县城,一个偌大的红木家私城就展现在我们面前,尽管它看起来还是在建设中,但是那初具的规模已经令人赞叹了。眼前的道路笔直宽敞,无数新的楼群直入云霄,各类工厂云集于此,水寨,已经不是昔日的一个小县城,它正在向现代化大都市迈进。车子沿江而行,走了一段时间,我们看见江边有一所中学——水寨中学,就下车到校门口去看看,正好碰到几个女生,问了一下学校的情况,她们告诉我们说,学校设有初中部和高中部。看看学校的公告栏,写有高三25个班级,高二23个班级,高一虽然没看见,但我猜想应该不会比高三,高二少。简单地参观了一番,看到学校的面积不大,却能容纳这么多班级,这学校办的确实不简单。
走出学校,车子在街上东兜西奔一番后,我们顿觉饥肠辘辘。找到一间小吃店,下车买了几个面包,将车停在江边,简单地用起餐来。吃过东西后,我们决定再去转转.突然,江边有一处美景闪亮了我的目光,我们找好停车位决定下车去欣赏一下。走过一条两车道的石拱桥,看来这桥已经有些年月了,当地人为了保护它,限高两米不让大型载重车经过。先生说这桥应该有百年左右历史,我将信将疑。江水从桥下缓缓流过,两岸的高楼和绿树红花倒映在水面上,把江面打扮得更加多姿多彩。这是什么江,这么美?问了几个看起来模样像是当地人的青年男女,他们竟然都不知道家乡的江叫什么名字?我不死心,继续找人问下去,几经周折,终于碰到一个中年人,他告诉我们这条江叫琴江。琴江,多么美丽的名字!她难道就是从我们紫金中坝流出的那条琴江吗?这么说来我们紫金中坝岂不是她的源头?回去真得好好查一下。
继续往前走,就是我们刚才发现的美景,原来叫长乐公园。公园里满是花草树木,美不胜收。木棉花红得似火,柳树满身披绿,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树,都在公园里昂然挺立着,似乎在等待着游客来欣赏。草地上那一束束一丛丛草也长得很特别:叶似兰草,但茎却比兰草粗很多,青黄相间,打扮得公园的景色更加别致,带有客家故事,习俗的各种石刻雕像,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公园里,供游人观赏,又给公园增添了不少人文气息。
离开公园,拾级而上,我们又折回刚才经过的石拱桥,恰逢一老者推车而下,再看看车轮走过的地方,竟然有一指节深的印痕,这显然是常年月久才能磨成的,我这才相信了先生说的话。回程的路上,树木依然是那样翠,山依然是那样绿,我已无心欣赏,恹恹欲睡起来……回到紫金县城已是将近六点,整个来回有二百多公里,尽管有点儿累,但却是累并快乐着:沿途的美景惊艳了我的双眸,美醉了我的心情,我们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贤山脚下,浉水之滨,南湾湖畔,起航我们的文学之舟!
来源/南湾湖畔微文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主办: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写作教研室
主编:远方的游子
副主编:方志红
投稿邮箱:nwhu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