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

五华是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近年来,五华县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加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进一步激发农村聚人气聚财气活力,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在五华落地见效、开花结果。

走进河东镇河口村的浩钧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万汉权在忙完早造水稻收割后,便马不停蹄备战晚造播种,机器来回在田间轰鸣。

五华县浩钧种养专业合作社

负责人万汉权

今年一共种了多亩丝苗米,平均每亩的产量,干谷斤,丝苗米香味和口感都好,相比杂优品种来说,基本上我们合作社种的,都是帮公司做的订单农业,基本上都不愁销的。

.........................................................................

至目前,项目已投入资金.83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投入.43万元、市县财政统筹资金投入万元、企业自筹资金投入.4万元,省级财政资金使用进度为68.25%。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五华县丝苗米产业园在年1至6月已完成投资1.18亿元,累计投入资金1.48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73.85%。

五华县丝苗米产业园建设

专班负责人温寿聪

项目建成后,预计到年年底,丝苗米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5亿元以上,能辐射带动园区及其周边地区,超过户农户发展丝苗米绿色高效种植,提供就业岗位超过个,接下来,我们将以项目建设为契机,积极创建区域品牌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充分发挥丝苗米产业园联农带农作用。

走进郭田镇龙潭村,一座绿意盎然的中式园林公园“横空出世”于村口,绿茵草地、瓦木廊桥、青翠竹林、圆拱石屏、群落古树,灰白石丛等元素惬意融合,交相辉映,庭院里、古树下群众们开怀畅聊,小孩在一旁嬉戏耍闹......俨然勾勒出一幅乡村美景图。

龙潭村村民陈琼芳

这个地方打造之后,群众更有地方坐聊了,晚上经常可以在公园广场跳舞,白天天气好的话可以在这周边散步,让我们群众的休闲娱乐生活好很多了。

俗话说,路通,一通百通,自然“财气”也就来了。走进华城镇,沿河而走,从湖田村到黄埔村,水清岸绿路彩灯亮,一路绿色一路景,连带着心情都是美丽的。

状元食府店主李志忠

回来开饭店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道路四通八达,第二个这里还是个旅游景区,饭店人流量一点都不少,收入相对外面也不会差,还可以带动村民来我饭店就业。

走进岐岭镇龙岭村,在巍巍青山间、湍湍流水旁,新建好的灰白水泥村道让原本闭塞的田间地头、山间林地发生了美丽蝶变。路旁边一座新建的农家乐和他附近的鱼塘吸进了记者的眼光,走进农家乐内,该村青云农场负责人曾远青正在厨房忙碌着,等待客人前来就餐。

青云农场负责人曾远青

对我做生意很有好处,交通便利,以前是外面才有路,大概50多米要走过来,对我们农场经营,人流方面都比以前好,现在我们喂鱼载饲料,载草和卖鱼,运育苗等都方便了。

近年来,五华县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头号工程,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按照“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原则,全面整合华城镇葵富、湖田、高华、南方、黄金、黄埔、西林、塔岗、城东、齐乐等10个村的人文历史、生态禀赋以及山水田园资源等,因地制宜,城乡融合,连片推动,着力打造了一个城乡融合、文化传承、特色水乡、观光休闲、产业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

华城镇党委委员张治华

整合休闲健身、旅游景点、观光农业、文化资源等,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微改造”顺利打造了沿河碧道、农房风貌管控提升、乡村文化大舞台、游客服务中心等一些示范点,形成了各具文化主题、充满乡村韵味、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版本的美丽乡村风景带,成为展现“状元福地”独特魅力的窗口。

以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为目标,通过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加快建设茶叶和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河东农业产业强镇、广东金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站在历史交汇点上,五华坚守的乡村振兴,一幅更高质量、更有温度、更富活力的发展图景已然慢慢神形具备了。

来源:五华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azx.com/whqh/14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