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厅和省旅游局近日联合公布第三批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和示范点名单。梅州4镇获评示范镇,6单位获示范点认定。
为树立发展典型,探索发展模式,总结发展经验,省农业厅、旅游局联合开展了第三批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点创建活动。经基层单位申报、地方主管部门审核、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认定37个镇(乡、街道)为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90个点为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其中我市五华县双华镇、丰顺县八乡山镇、大埔县三河镇、蕉岭县三圳镇获评第三批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梅台阿鲤廊生态农业园、雁洋南福春秋、丰顺九龙嶂生态旅游园、瑞山高新生态农业园、梅西水库金丰休闲农业园、韩山生态旅游园获第三批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认定。
双华镇
高山寨英烈庙简介英烈庙位于五华县双华镇大陂村高山寨,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是当地民众为祭祀敕封英烈相女谢二妹(谢圣仙娘)而筑,于年6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英烈庙所在的高山寨,地处莲花山脉一带,终年雨水充沛,阳光充足,山上青松翠柏,苍劲挺拔,层峦叠嶂,山花烂漫,点缀期间;山下客家村落阡陌交通,宁静安详。登临高山寨,于碧空蓝天下,远可眺群山大岭,俯可瞰绿水蜿蜒,置身其景,顿觉心旷神怡。
重修后的英烈庙为全石建筑,前亭后殿,用石槽构件紧紧衔接,平面呈长方形。长5.5米、宽2.82米、高3.15米。前亭为抬梁式石梁架,四角攒尖顶,前后石柱均为八角梅花柱,前为方形柱础,后为鼓形柱础。顶用预制石板拼成翘角正檐,四角攒尖顶,顶尖置后葫芦。后殿为石砖墙硬山顶,石板当瓦。内设一座刻有浮雕图案的石神坛,坛上再置一小石宫,宫内供谢圣仙娘神像。庙内刻有3幅楷书楹联。该庙形制和用材别具一格,很有五华石乡特色。此庙附近仍有不少有关谢圣仙娘的遗迹,如仙娘梳妆的丝线缠石、擂报军情的铜锣石、三都司下棋的棋盘石等。英烈庙的传说坊间多有传颂。谢圣仙娘生于明朝洪武年间,幼娴韬略,智谋杰出,作为一代巾帼带领农民抗争起义,揭竿而起。乡民感念其敢于抗争,为民谋福,乃立庙祀奉。英烈庙汲取山川灵气,历经数百年而不衰,见证了客家百年繁衍生息、自强不息的历史,是双华人民祈求幸福安康的精神寄托,因而吸引游人香客览胜祀福,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天堂山自然保护区简介天堂山是梅州市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五华县双华镇东南部,地处莲花山脉,毗邻丰顺县八乡山、揭西县图树坪,东至天师碑,南至天堂岽,西至禾沙径,北至坳门山,林地面积约6万亩,海拔高米,与海拔高米的楼里岽双峰相连,峰峦突兀,独傲苍穹,四季云雾绕,谷野深邃,春暖夏凉。天堂山生态环境极佳,存有大量的珍稀动植物。据初步调查,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珍稀植物就有观光木、粘木、吊皮锥、白桂木、野茶树、云杉等;属国家保护动物的有蟒蛇、五爪龙、白颈长尾雉、鹰、穿山甲、灵猫、白鹤、黄猄等。走进天堂山,山峦叠翠,林海滔滔,完好的原始森林,成片郁郁葱葱,是天然的生态绿色氧吧。天堂山保护区内有多处历史遗迹。在天堂山顶,建有白云庵,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由当时的富户张九公倡建,如今被誉为广东第七名庵。传说祖师爷是一个寺庙中的神仙,他知道双华军营十一华里以外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处是建庵的圣地,当他得知张九公家财万惯又懂得地理,便化作阳人去拜访张九公,两人心意聚合,结拜同年。有日两人同往天堂山,张九公认为该地是建祠堂的宝地,祖师爷认为“三县凸”是天堂也,从天堂山举目眺望是五华、丰顺、揭阳三县,这正是建庵的好地方。两人争执不休之时,祖师爷说:“同年不用争议,七天后回来决定。如果今天做过饭的炉子没有火就建祠堂,还有火就建庵。”七天后回来,做过饭的炉子依然炉火通红,此时张九公便同意建庵。白云庵由此而来。
据五华县革命史料记载,上个世纪30年代,东江纵队创始人古大存在八乡山、天堂山一带创建东江革命根据地,在这一带进行过激烈的反“围剿”战斗,他在此写过一首豪迈壮丽的革命诗:“一日离家一日涤,犹如孤岛宿寒林;他年振起凌芳志,仍旧高飞压众禽。”至今天坊间还流传着其在白云庵的佛像下躲过国民党围剿的故事。在山脚的军营村内,立有“封山水口碑”,始立于乾隆三十年,碑身由天堂山所产之石制成,刻有乾隆年间当地官府为保护山林所下的一道官文,今被五华县人民政府评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清朝“风围水口碑”摩崖石刻简介清朝“风围水口碑”摩崖石刻位于军营村碑石门。全名为《廉明太爷丁奉道审详给风围水口碑》,刻于清乾隆三十年(年)孟春,高2.58、宽1.05米,全文共字,字体古劲,笔划清晰,除题名横排阴刻外,余皆直排阴刻。上下两端还刻有别致的花草飘带装饰图案。石刻主要
内容记述清代乾隆年间,“武生冯武元藉前朝废契,影占官山,盗卖荷树凹风围树木”,与丰顺县奸商勾结,“越境取木烧炭,得银分肥”,经长乐县(今五华)县令丁履仁“当堂查讯”明白后,下令严禁丰顺、长乐两县交界处的“军营、荷树凹、崩塘、禾田水、上下磜及该乡等处风围水口树木”,任何人都不得“擅卖擅买,强砍烧炭”,“借采废碑滋事”。石刻明示:“如敢故违蔑视碑石,立即指名禀赴本县以凭差拿,严惩详究”,“倘地甲容隐不报,一并究处不贷”。通乡据长乐知县丁履仁的处理,勒石永禁。现摩崖石刻保存完好。年五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革命烈士广场简介双华是革命苏区镇,苏区村禾田水曾建立了五华县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在大革命时期前后共名烈士,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双华镇革命烈士纪念堂始建于年,年投入使用,为纪念革命先烈所建。纪念堂属砖瓦结构,由于年久失修,导致房屋各构件损坏严重,使房屋丧失了稳定和承载能力。经县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评定为D级危房。为更好地发扬苏区红色文化,使后人缅怀烈士,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的作用,我镇在征询县镇人大代表、烈士家属代表、杰出乡贤等不同层次社会人士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多方筹资,投入多万元,拆除原有的革命烈士纪念堂,在原址修建占地近0㎡,由浮雕、舞台、休闲广场三部分组成的革命烈士纪念广场,打造集爱国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群众活动场所。该工程已于年底竣工投入使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