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未过元宵年未过”。不过,今年元宵天气不给力,据气象部门预报,受弱冷空气和偏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我市天气转入阴雨模式。雨雾潮湿天气多,温度起伏较大。如果您准备元宵佳节开车回家团聚的话,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
恰逢两会,广东代表团黄细花建议把元宵节设为国家法定假日,那么问题来了~~
若时光正好,天气晴朗,你刚好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会轻轻地问一句:约吗?小编带你看,客家人是怎么过元宵的。
约上陪伴你的人,一起欢欢喜喜闹闹闹。AV8D赖次够……
梅城客天下灯会
“璀璨耀客都,缘梦客天下”梅州首届大型迎春灯会在火热进行中,各类花灯形状各异、色彩鲜艳、造型独特,元宵佳节来上灯,看看那么多花灯你最喜欢哪一个?
埔寨火龙舞烟花
顺埔寨火龙为中国特具一格的客家民间艺术之花。早在清乾隆年间,埔寨人民为祈求风调雨顺,每逢元宵,当地乡民便会出钱出力,购买火药制造火龙,配予烟架、禹门等多个火焰节目,于元宵之夜举行火龙烟花晚会,汲引前来观赏的四乡六里民众数以万计。火龙的制作工艺代代相传,不断地提高,从龙身七节、九节、逐步增至十一节、十三节、十五节,长度达四十多米;表演场面之壮观,惊险奇特,使观众经久难忘,赞口不绝。
兴宁赏灯庆佳节
“赏灯”是兴宁特有传统节日,在兴宁地区,赏灯大过年,可见赏灯比春节是更加重视的。“赏灯”是兴宁人走亲拜友最繁忙的时间!“赏灯”可等同于元宵,时间从正月初八至正月十六不等,各宗族各村的情况不同,又以正月十二、十三为多。“赏灯”这天,亲友之间都会串门聚会,还带上鞭炮、礼花,你来我往近半个月。
大埔侯北龙珠灯
迎“龙珠灯”为百侯镇侯北村于元宵之夜所独有的一项民间文艺,它源于清末侯北村萧氏“祭祖求丁”迎祖公灯或迎子孙灯的宗事活动,后逐渐演化成为祈祷新年风调雨顺、幸福平安而流传下来。
正月十五夜各萧氏分祠珠灯队先在鸳鸯祠(萧氏总祠)前集中,举香作揖,拜祭上代,祈求带来吉祥好运,由少男少女每两人肩扛一节,连成一条,前后有专人吹唢指挥,同时扛起,同时放下,到各分祠及沿途各家一一参拜,家家户户皆灯火辉煌,喜气洋洋,携老带幼游街追灯,锣鼓喧天,鞭炮阵阵,极为热闹喜气。
五华竹马闹元宵
每逢元宵节,五华县北部华城、新桥、岐岭等乡镇的村寨,都要表演竹马舞,按乡俗在元宵“骑马坐车”欢度佳节。
竹马舞表演道具独特,有竹马、舆车、浪伞、唢呐、彩扇和鱼、鸡、鹅、兔等造型的饰物。它角色众多,有竹马郎、竹马娘,有丑公、丑婆、推车手、浪伞女、唢呐手、礼品女、妹子等。音乐曲谱为热烈奔放的民间小调,配以元宵观灯为主要内容的歌词。演出场面宏大,角色众多,诙谐风趣。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竹马郎穿袍骑竹马,竹马娘摇扇坐舆车,丑婆手执罗帕张口笑,丑公弯腰手推车,侍女打幌伞,俏妹头顶六畜灯,全体演员载歌载舞,表演中不断变换队形,精彩场面令人过目难忘。
新堂村谢圣仙娘游行
每年元宵,丰顺汤坑镇新堂村都要举办拜祭谢二妹的“谢圣仙娘游行”,参加的有多人,很是壮观。
正月十四那天晚上,游行队伍还得在野外搭棚供神像在这里过夜,有专人负责烧香看管,香火长夜不熄。
正月十五是游行队伍返回的日子,选择吉时启程,继续按照预定路线游行后,在吉时把神像放回神宫,然后再次祭拜。晚饭后,大家点亮灯烛再次绕村游行,称为“迎灯”。随后,大家把点亮的灯烛带回家(寓意把丁、财带回家里)。
丰顺黄金迎灯
正月十五,由深圳和丰顺汤坑黄金同乡联谊会联合主办的“唱响黄金嘉年华”闹元宵传统民间艺术巡游——迎灯,在梅州丰顺县黄金镇举行。
黄金的迎灯习俗源于明英宗正统年间(~)的潮州府海阳县丰政都,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据迎灯非遗传承人曹世雄介绍,这里的迎灯,按传统习惯,一迎就要连续迎三年,祈求风调雨顺、事事顺心。黄金镇艺人搞迎灯也非常内行,制作的迎灯器具名目多花样杂,创意新,常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什么仙女散花、飞象过河、猴子摘桃、五子登科等等,造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迎灯闻名遐迩,留隍、潘田、大龙华、龙岗、小胜等邻近乡镇的人都会赶来观看,整个圩镇成了人的海洋,灯的世界。
元宵期间,亲们有空不妨去体验一下客家特殊的民俗风情哦!
(来源:梅州日报)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客商精彩资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