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长寿区古刹遗址之子寺

?子寺,亦名永安寺,位于长寿区但渡镇未名村5组,始建于清乾隆年间。

寺院遗址在村东隅?子山之麓,面向和尚湾,座东南向西北,依山而建。

相传南宋名儒?渊曾在此教馆授徒,讲学于此,后人因址建寺,祭祀?渊,故以寺名。

古寺旧址

《宋元学案》卷六十九《?莲塘先生渊》载:“?渊,字亚夫,号莲塘,涪陵人。西晋中郎将?靖之后,世居襄阳,后徙居蜀,家涪坪山”。

?渊是朱熹晚年最为得意的弟子,其同门好友庹正言:“熹之门人众矣,惟渊从之为最久,闻其言为最详,记其说为最备,故其得之为最精”。

长寿菩提以景

宋宁宗庆元元年()?渊归乡后,虽然远隔千里,朱熹仍一如既往的一再过问、指导他的学业,勉励其读书问学,进德自爱,关怀之情,期望之情,可谓溢于言表。

?渊返乡后,开馆授徒,门生众多,开长寿文脉之先,影响不仅时间久远,而且卓有成效。据民国三十三年《长寿县志》载,明清年间,长寿文科进士52名,平均每10.46年就出一位进士。可见?渊的学术成就,惠泽长寿后世学人,文风日炽,影响深远。

长寿五华山景

?渊过世后,乡人建寺以祀,岁时祭奉,期盼得到谯?文脉的泽润,保佑子孙科考顺利,出人头地。

据村民苏文义回忆,民国间,古寺尚存,为尼僧主持道场,时有僧尼照恒和徒普静、普成等五人护持道场,侍奉香灯。

时有四合院式木质建筑,殿宇两进,殿与殿之间有廊道、花圃相连通,在殿旁建有僧寮、香积厨、仓库等。

上殿为大雄宝殿,殿内佛台上供有两米高的石雕

长寿湖景

大佛一尊,趺坐于玲珑精雕的佛龛内。楣梁上镌刻“天笠圣人”四个楷体大字。沿两侧山墙筑有神台,供有彩绘鲜艳的泥塑二十八宿及十八罗汉神像。

下殿面阔三间,明间奉有朱熹、?渊泥塑像。殿门镌联曰:“公为南宋名儒,无愧枋榆隆祀典;我是执经弟子,忝司木铎到乡邦。”左壁山墙题有朱熹“鹅湖寺和陆子寿”诗:德义风流岚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偶扶藜仗出寒谷,又枉篮舆度远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乡中旧俗,每岁有“三月三,朝?子山”之俗。每至香期或庙会,寺内香烟缭绕,四境信士朝拜如云,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历久而不衰。

长寿景色

年后,寺宇为乡民借居,建筑早废,今址尚有遗址可寻。村民苏文义家围墙上嵌砌有寺院残碑一截,有文字可识如下:“.....灯田凭僧管理戒俗涉.....示谕改甲人等知悉自示之....倘敢不尊,许该住持指名禀.....”。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azx.com/whrk/160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