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话虽然被称为“中州古音“,跟普通话非常接近,但根据客家话来“推理“普通话,就容易闹笑话啦!比如下面这些:
南礤(cǎ)镇南礤镇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东西宽约8公里,南北长17公里,总面积74.8平方公里。毗邻五个乡镇,东为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西为蕉岭蓝坊、文福,南为梅州市梅县区隆文镇,北为蕉岭北礤(已并入南礤)。
你肯定是会念成“在”!对不对!男子汉敢做敢当,别否认!
黄陂(bēi)镇、新陂(bēi)镇黄陂镇是广东省兴宁市下辖的一个镇,位于兴宁市东北部,距兴城36公里,东边与梅州市梅县区相接,北连黄槐镇,西接罗岗镇、大坪镇,南通合水镇。
新陂镇位于广东东北部兴宁盆地,是兴宁市一个镇。位于兴城西部,素有兴宁西大门之称。东连兴田、宁中,北接叶塘,南邻福兴,西与五华县毗邻。
“pi”“bi”傻傻分不清楚,面对这样的多音字,记得多查字典。
大柘(zhè)镇大柘镇是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下辖镇,为平远县经济文化中心。
我知道,很多人会读成了“tuo”
泮(pàn)坑梅州泮坑旅游风景区位于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距梅州市区梅城4公里,距梅州客都机场、梅州火车站(梅州站)2公里,素有"梅南胜境"的美誉,是假日休闲旅游的胜地。
记得向外地友人介绍的时候,不要读成了“ban”
差(chā)干(gàn)镇差干镇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位于县境西北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东邻福建省武平县下坝乡,西接江西省寻乌县项山乡,南与本县仁居镇、上举镇接壤,北靠福建省武平县民主乡,总面积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亩,山林12万亩。
差”和“干”都是多音字,它的由来说法多样。一种是说,此地地形由南至北较短,东西相距较长,形成了秤杆的形状,人们称“秤杆秤杆,相差若干”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原来在差干河的沿河都装有水车用来灌溉农作物,水车和灌溉成为了当地最常用的口头语,“车”“灌”又与客家话“差干”谐音,于是“差干”的名字流传下来了。但最多人认可的说法是差干人历来崇文好学,外出做工的人比较多,尤其是在官府里当差的更是不胜枚举,于是“差干”也就是出差公干的意思,就这样成了这里的代名词。
“ch┓gān”君:我有个兄弟叫“ch┓gàn”
然鹅,我们并没什么关系...
合(gě)水镇因黄陂河、罗岗河汇合于此,故名“合水”。
易读成:hé,虽然是汇合的意思。
不过不好意思,还是读错了
来源:梅州日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