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俗五华下坝迎灯游行闹元宵比过

年五华大坝元宵迎灯现场随拍

每年元宵节,广东五华县河东镇下坝群众都要举行迎灯游行。下坝迎灯游行闹元宵起源于明朝成化年间,是下坝村民为纪念七世祖周瑄(仙)(-年)兴修水利造福百姓而流传下来的民俗,它定于每年的正月十五在水寨老圩(今为河东镇)擎灯游行,至今已有年的历史。

每年春节一到,几乎每家每户,不分男女老少,都会一齐动手,赶制各种花灯,拿到圩镇上出售。元宵节举行迎灯游行,寓意是“花灯去了,又把花灯迎回来”,年年如此,象征财丁兴旺、如意吉祥,寄托了对新一年五谷丰登、红红旺旺的美好心愿。

正月十五下午二、三点,各家各屋先行“三献礼”祭祖,六点钟各房子孙到祖宗神位和诸神前参拜。参拜过后,八点整,各房子孙在老祖屋前敲锣打鼓、舞龙舞狮、放孔明灯先行热闹,绚丽多彩的迎灯车纷纷亮相,其后是舞狮队、锣鼓队,后面紧随迎灯的村民。然后,男女老少集体到下坝河堤,按各房长幼顺序排好队,以金鼓、高灯、横额、八音彩旗、花车、牌楼、锣鼓、扮景、乐队、龙狮、花灯的顺序,手擎各式花灯开始游行。村民手擎的花灯以竹、纸为材料,品种多样,大小各异,栩栩如生,多为自编自织,主要有鸡、鸭、鹅灯,龙凤雉鸡灯、鲤鱼灯、虾公灯、十二生肖灯等。

迎灯游行主要由下一、下二、高榕三个村小组成员至少有两万多群众参加,共有25辆迎灯车游街迎灯,从水寨大桥附近出发,绕行近3公里,再回到原点。整个迎灯过程大概需要3个小时。游行结束,根据各小组迎灯车的艺术造型、花灯的精美情况、锣鼓队的节奏感,以及各小组对迎灯队伍的组织能力,评选出本届迎灯游行的灯魁。

游行回来各房子孙围坐祖屋进行升灯、赏灯、猜拳、吃“新丁”酒等活动,狂欢闹元宵。

“下坝迎灯”已经成为五华县最有传统特色、最热闹的民间闹元宵活动。该县于年把“下坝迎灯”列入了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年荣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在哪
中科医院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azx.com/whrk/6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