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人制作甜粄的历史悠久,流传百年。每逢过年过节、婚庆寿辰等有好事时都有蒸甜粄的习俗。
在五华县安流镇楼江村更是有“不蒸甜粄不像过年,没有甜粄不成礼”的说法。
五华县安流镇楼江村的甜粄较其他地方的韧、甜、厚,富有特色韵味,颇有名气,十里八村无人不赞。
甜粄的制作方法颇有讲究、很有学问。首先是配料,糯米先用水浸泡再磨成粉,加少许粘米粉盛在“模栏”(圆形带边竹制盛具)内拌匀。
其次是用约10斤黄糖加少量的清水放进锅里熬成糖浆,以筷子蘸上滴在盛有清水的碗内,糖胶凝固不扩散为宜。
然后将煮好的糖浆倒入“模栏”里的糯米粉中,并不断搅匀,用双手揉搓半个小时以上,这样做出的甜粄才有韧性,也更好吃。
搓好后摊在铺有芭蕉叶的圆形铁制板上,抬入大锅内、罩上锅盖,用柴火慢慢蒸上三四个小时。
当闻到糯米香味、用筷子插入甜粄内不再粘有糯米浆时,生甜粄就算蒸熟,黄澄澄、韧结结的甜粄便制成了。
蒸出来的甜板,分成一块一块的送亲戚、送朋友或自己吃,年味十足。
甜粄的吃法很多,可以直接冷吃,可以蒸着吃,还可以煎着吃,小编最喜欢的是煎着吃,够香!你们呢?
来源:客家五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