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尚基五华中秋赛灯歌民间故事

五华中秋赛灯歌

文图/卓尚基

时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皎月分外明

半天月佬来牵线

有缘有份恋成真

古往今来,在粤东客家五华老县城的中秋之夜,每年都有赛灯和赛歌之传统习俗,其别具一格的游艺形式令人心旷神怡。

自明清至解放前夕,长乐古城(今五华华城)的天后街和南门街,便成了中秋之夜赛灯火、唱戏赛歌的中心。每当农历八月十五日,夜幕降临,城内南门街的“戏头”带着一班青年男女,利用高大坚固的城墙、墙顶雉蝶、墙垛眼为唯一做“戏”的“道具”,蝶内灌注油料,点亮灯火,再用红、黄、蓝、青纸蒙住垛眼一边,呈现着五光十色的灯光阵,远远望去,彩色斑斓,煞是好看。此外,在火光下的城墙壁上按笔划点上“南风拂动,南岭月明”等油灯对联;而天后街的人家也在乌陂河堤上用油灯摆阵,以灯火缀联为“天雷雨醒,天高云淡”等相对之联。灯火旺起后,只见双方鼓角齐鸣,放鞭炮、烟花,紧接着吹鼓手打金铙钹花,唱起客家山歌:

八月十五望月华

哥妹恋爱心如麻

月光如镜照哥妹

灯下赏月开心花

灯下赏月开心花

有情哥妹想成家

心里相思难开口

望得阿哥把手拉

望等阿哥把手拉

月光灯光照俩侪

夜月朦胧来相爱

倾吐真情结亲家

一唱一和,歌声不息,通宵达旦。

解放后,由于华城乌陂河的变迁和县城的迁徙,长乐中秋赛灯火逐渐结束。改革开放以后,五华县城乡中秋唱山歌、对歌者比比皆是。县、镇文化部门选挑歌手、培养歌师在中秋赛歌时登台表演,如年中秋节华城歌师赴市县“斗山歌”回来之后,全县歌师、歌手云集在华城戏院大摆山歌擂台,台上台下歌驳歌,观众爆棚,令人大饱眼福。

近年中秋期间,华城古镇西区居委,沿俗了中秋赛歌赛舞创文明表演,不少歌手即兴登台对唱山歌:

古城双创握良机

中秋晚会歌舞诗

演出台前相互动

评为南粤好西区

不愧南粤好社区

志愿协会举红旗

干群自觉清街道

文明洁净华城墟

人头躜动,歌声不断。老少咸宜的客家山歌,振奋人心,激励五华人民和谐美好奔向小康!

延伸阅读卓尚基‖盲有长乐县,先有白坟前(俗语故事)

卓尚基、李裕团等‖粤北访窗情义深(打油诗)

卓尚基‖故乡荷塘(散文)

卓尚基║过房立帖的客俗(乡俗礼仪)

卓尚基║五华过年习俗

卓尚基║迁新居“进伙”客俗(民间习俗)

卓尚基║皇帝"八夜"到清溪(民间典故)

卓尚基║罕见的五华水寨石大桥

卓尚基║记不清父亲模样

卓尚基║六十六学吾足

卓尚基║慈善之家“清华楼”

卓尚基,中共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广东省民俗学会会员,广东群众文化学会会员,文化干部退休,著有《长乐风情》,《华城风采》,主编《华城地方志》(初稿)。居华城。

编辑:卓尚基;校对:翁美格

策划:卓尚基;责编:周逸帆

投稿邮箱:

qq.







































甲氧沙林
皮肤科白癜风杂志编委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azx.com/whrk/6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