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来,安流镇在规划中突出了农业产业的核心地位,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整治+产业导入”的灵活策略,不断壮大镇域产业基础。该镇以项目为引擎,推动产业发展,同时注重农用地整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目前,全域土地整治试点区域内已形成“1个蔬菜产业园、3个农业基地”的产业布局,累计流转土地约亩,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其中,广东汉光超顺蔬菜产业园作为安流镇的亮点之一,不仅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稳定的蔬菜供应,还融合了多种乡村旅游元素,成为集产业、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特色农旅园。同时,安流镇选择完塘村作为试点,探索出“农用地整理+农旅科普基地+绿色水稻示范基地”的新模式。该镇引入了宝昇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集约化流转近亩土地,成功将闲置的“小田”整合为“大田”,实现近亩撂荒耕地的复耕。基地主要种植丝苗米,覆盖面积约为亩,平均亩产达到斤。在促进村民就业方面,合作社积极发挥联农带农作用,不仅为完塘村提供了53个本地就业机会,还直接惠及了户农户,带动4户脱贫户增收,为农户们带来40多万元的额外收入。展望未来,安流镇计划对种植基地周边的闲置建设用地进行整合,结合现有的种植基地,以党建文化为指引,农耕文化为核心,打造一个集科学技术研究、种植示范、休闲游乐和农业观光于一体的农旅科普教育基地。五华县宝昇农业丝苗米种植示范基地迎来秋收盛景,开镰仪式隆重举行。五华县宝昇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基地规划图揭晓,展现了一场关于建设用地腾挪的巧妙布局。福龙村,作为新村建设的重要试点,正积极探索通过合理规划整合零散闲置的建设用地,推动农村居民点向村中心区域有序集聚。这一举措旨在解决“有新房没新村”、“建新不拆旧”以及“一户多宅”等长期困扰农村发展的问题。通过动员村民采用土地等价转让和适当补偿的方式拆除老旧房屋,福龙新村项目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并分期推进,逐步完善周边基础设施,打造宜居宜业的福龙新村。预计项目一期将盘活建设用地面积5亩,提升乡村风貌5亩,腾退建设用地面积9亩,并妥善安置农户51户。福龙新村效果图展示了一个宜居宜业的乡村新貌,同时也揭示了生态修复整治的重要性。在“十四五”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中央资金的助力下,安流镇积极把握机遇,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紧密结合,通过系统治理的方式,推动项目高效实施。目前,已有两个山水修复项目被纳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范畴,总投资额高达万元。其中,安流废弃稀土矿治理项目覆盖了福华村、低坑村和蓝田村,治理面积广阔,修复矿山数量众多。项目完成后,不仅将显著提升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还能构建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打造绿色的生态空间,并增强区域的水土保持能力。安流废弃稀土矿治理项目猪场坑片区复绿后的航拍图展现了崭新的生态面貌。在资金筹措方面,安流镇采取了多元化的策略,包括申请地方专项债、统筹山水项目中央资金、整合地方涉农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以及创造指标收益等,从而汇聚了强大的资金合力。目前,已成功落实项目资金高达亿元,其中山水项目中央资金约占36%,为万元;地方财政资金占比约为20%,为4万元;同时,还吸引了约万元的社会资金参与。此外,在年12月13日举办的广东省首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推介活动中,安流镇与国开行广东省分行签署了授信协议,获得了4亿元的授信额度,为项目的后续推进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广东省首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推介活动现场,安流镇与国开行广东省分行成功签署了授信协议,获得了高达4亿元的授信额度。这一举措标志着安流镇在推动乡镇发展、打造宜居新乡镇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安流镇正努力塑造山清水秀、和谐宜居的环境,引领乡镇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