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就要到了,关于春节的习俗你告诉孩子了吗?春节是一个引导孩子了解中华文化的好机会。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抽时间跟孩子讲讲新年的传统习俗,一家人其乐融融,新年变得更有意义!
腊月二十三:俗语说:二十三,糖瓜粘,灶王老爷要上天。在中国神话中,灶王老爷是中国众多居家庇佑神灵中最重要的一位,守护着健康以及家庭幸福。
腊月二十四:有俗语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中文中,“灰尘”的“尘”与“陈旧”的“尘”有同样的发音,所以“掸尘”也就是“去除灰尘”,就象征着“除尘布新”,“摆脱陈旧迎来新生活”的意思。
腊月二十五:俗语说“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如今,人们并不会自己做豆腐,他们会有更多别的选择,非常常见的有,中国人常把剪好的“福”字倒着贴在窗户或者门上,这样,人们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希望“幸福福气”来到他们的家。
腊月二十六:俗语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中国人常常会去集市买些肉食来准备年夜饭。食物必须在年前准备好,因为中国年的迷信传说中有一个说道在新年所有的刀都必须收起。在过去,许多人承受不起肉食,所以他们很期待新年年夜饭能吃上一顿肉。在传统理念中,肉食代表财富。
腊月二十七:俗语说“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中文“鸡”与“吉祥”的“吉”有相似的发音,中国人会保留一只完整的鸡(鸡首、鸡尾、鸡脚都保留),这代表着团聚的意义。
腊月二十八:俗语说,二十八,贴花花。俗语中的“花花”,指的是所有形式的中国新年装饰物。人们会在最顶部贴好春联。除了窗户上的窗花,很多人都很喜欢新年年画,就像是上面那幅画中的门神海报。在中国宗教中,在两扇门上各贴一个手持长矛的门神,可以防鬼镇宅。
腊月二十九:俗语称作“二十九,去打酒”。由于在过去的几天中,食物都已经准备就绪了,那么中国人会在这接下来的日子里准备些酒。在旧时代,许多人承受不起买瓶装的酒。他们用自己的瓶子或者塑料袋,去酒家里打酒,那里的酒会放在一个大容器里,这样的酒要便宜许多。
大年三十晚上(除夕):中国人一般都会整晚通宵守岁。俗语叫做“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在古代,有一只害人的怪兽叫做“年”。后来,人们发现怪兽会在每年的除夕出来,所以人们在那一天聚在一起,通宵聊天,希望安全度过这段时间。熬夜的习俗,寓意着在新年远离疾病与灾难,期许着好运到来。
大年初一:农历第一个月的第一天。在第一天,大家都会相互拜年,加深感情,客人会带两个橙子,水果象征黄金、财富和好运。两个代表好事成双,孩子们将会收到红包,红色的信封象征着好运,是为了辟邪。
大年初二:在这一天,已婚的女儿们会回娘家看望自己的父母,亲戚以及好友。传统来说,已婚的女儿没有很多看望自己家人的机会。在旧时代,人们认为“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所以他们一般不能在除夕或者大年初一回家吃团圆饭。
大年初三:老鼠娶亲,所以人们会在晚上减少活动,以便给老鼠们嫁女的时间。人们会把米饭、蛋糕或者花生放在角落,让老鼠拿走。人们希望与老鼠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以便老鼠可以给人们太平的一年。这个民间信仰主要是源于在旧时代,老鼠往往给人们带来灾难。
大年初四:是一个请神的好日子。据说,灶王爷要将过去一年人类的善与恶汇报给玉皇大帝,直到大年初四才会重返人间。中国俗语说:“送神早,接神迟。”,所以在清晨需要送走灶王爷,而在下午四点左右迎接灶王爷。在中国北方有一个传说,在这一天,灶王爷会降临,检查家家户户,因此在这一天不应离家在外,同样也有一个习俗说,这一天不要关门,以防灶王爷无法进入家宅之中。
大年初五:今天习惯称为“破五节”。根据传统习俗,人们认为,很多新年禁忌,在这一天都可以被打破。这一天是财神的诞辰。所以,在这一天,人们会有大餐来庆祝。人们还会放烟花,来吸引财神的注意,这样以保证新的一整年中都可以有财神的眷顾,而有财运降临。
大年初六:根据传统习俗,家里通常要在这一天送走穷鬼。通过做这些,中国人希望能送走贫穷并且在新的一年迎来幸福和好运。根据传说,几千年前穷鬼是一个皇帝的儿子。他矮小而又瘦弱,并且喜欢穿破烂的衣服,喝稀饭。即使人们送给他新衣服,他也要扯破后才穿。因此,随着时间推移,他被称为了穷子,渐渐地就变成了穷鬼。为了送走穷鬼,人们通常会将自己的破衣服、垃圾和其他脏东西扔掉。
大年初七:这天通常被称为人日,被认为是每个人的生日。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人们会在这一天吃面条,因为在中国的文化中,面条象征着长寿。在中国的南方,甚至是在东南亚地区,中国人会在这一天拿鱼生来庆祝每个人的生日。鱼生字面意思就是“生的鱼肉”,但是因为“鱼”和“余”发音相同,鱼生被解释为同音词“余升”,寓意为高升有余。因此,鱼生便成了富足、发财的象征。
大年初八:这天被认为是谷子的生日,它是在典型的农业社会的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人们把初七当做人类的生日而初八则作为人们最主要的食物的生日。这天被称为“谷日”。民间认为,如果这一天天气好,则这一年稻谷丰收;然而,如果这天天气多云甚至下雨,则年歉。
大年初九:这天被认为是道家的最高神灵玉皇大帝的生辰。这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庆祝活动之一。平常的家庭也有自己庆祝玉皇大帝生辰的方式。从新年初八的午夜到初九的凌晨4点,人们会放鞭炮。人们通常在这天祭祀玉皇大帝。在福建方言中,甘蔗听起来想“感谢”,这寓意着吉祥。因此,一对甘蔗是必须的。在祭祀前,全家人都会先洗澡来表示对玉皇大帝的尊敬。
大年初十:这天被认为是石神的生日。在这天,禁止搬动任何的石头,包括石磨,石材厂以及用石头做的中药磨床。因此,这天也被叫做“石不动”。另外,开挖山体和用是头建造房子也是被禁止的,否则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在农作物上。
正月十一:这天是岳父来招待女婿的。在正月初九庆祝玉皇大帝生辰这天留下了很多的食物,因此那天剩下的食物被用来招待女婿。在许多地区,这天之后人们将开始准备即将来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
正月十二:这天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从新年到正月十一,人们吃的食物中大多丰富且多油。因此,从这天开始,人们开始饮食清淡,清肠润燥。更重要的是,由于三天后将是元宵节,从这天开始就要准备。家里将会买灯笼,搭灯棚。
正月十三:在中国南方,这天要欣赏灯笼。络绎不绝的中国人会在这天去城隍庙赏花灯。而这仅仅是元宵节的序幕。除了传统的红灯笼外,还有许多不同样式的花灯。灯展通常从今天开始到正月十八结束。古话是这样讲的: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
正月十四: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十四这天所有的事都是为了第二天的元宵节。这天,灯会正是开放供市民购买灯笼。为了元宵节,像舞龙和舞狮的表演开始在大街上演习。也有人写灯谜猜灯谜来增加节日欢乐气氛。
正月十五:所有中国人庆祝的元宵节元宵通常是与家人一同食用。装着圆形的元宵的碗象征着家庭的和睦、团圆。这也被叫做汤圆。据说,从公元到年的袁世凯时期,他不喜欢“元宵”这个名字,因为这听起来像“袁消”。于是,他命令改名叫“汤圆”。这天也正式标志着新年的结束。
除夕到正月十五的习俗都介绍完了,家长们在茶余饭后,别忘了把中华文化讲给孩子们听哦!
文章、图片内容来源网络,如涉嫌侵权请联系删除。
年春季招生优惠!
招生信息
?招生对象:2-6岁身心健康的幼儿
?招生班级:托班、小班、中班、大班
?报名优惠:
年在园就读的小朋友,春季报名可享受年报名优惠
年春季报名优惠,保教费可享受8折优惠。
2人团报优惠元
3人团报优惠元
4人以上团报优惠元
报名成功可赠送(伟才拉杆箱一个、隔汗巾一条)
联系(李园长)一
邮箱:
qq.北京皮肤病专科医院怎样防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