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连日来,我市各地采取包片发动、土地流转、落实奖补等举措,全力推进农村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力争让荒地变良田,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梅州新闻联播综合/丰顺广电在丰顺建桥镇建安村,原来撂荒地经过复耕复种,已经变身为毛豆种植基地。引进的农业公司向村民租赁土地、吸收务工,联农带农、助农增收。
基地负责人许国荣:这个基地大约在亩左右,跟农户一户一户的租地签合同。到采收的时候工人会用的比较多,一天有时候要一百多个工人。
建安村党支部书记张运资:村民有工作,田地又流转出去了村民也得到了实惠,村民也十分开心。
大埔县光德镇通过加强宣传、打造示范点等方式,目前已完成撂荒复耕面积多亩。在上澄村的复耕复垦点,挖掘机正来回翻地、开渠,不一会,原先杂草丛生的撂荒地成为了可耕种的良田。
农户:这里之前确实荒了,人都去不了,全面复耕复种,以后田地不会荒掉,耕种可以增加一点收入,粮食也有保证,我感到十分开心。
光德镇上澄村党支部书记李达强:通过入户宣传政策、发送倡议书,以示范点带动全村复耕复种工作有序推进。
记者获悉,为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我市各地采取县包镇、镇包村以及村“两委”干部包片发动、强化撂荒土地经营权流转,同时出台“复耕复种水稻每造每亩奖补-元不等,旱粮作物每造每亩奖补80元”的奖补政策,力推撂荒地变“丰收田”。眼下,各地正全力推进撂荒耕地备耕工作,确保不误春耕,实现满栽满种。
来源:梅州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