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十里不同俗。如同是五华县的安流镇和华城镇,对伯父的称呼就不一样。安流人称伯父为阿伯,称伯母为大娘。而华城人称伯父为阿爷,称伯母为阿娘。安流人称叔母为阿娘,华城人称叔母为阿婶。由此可见,同一阿娘称呼,安流人说的是叔母,而华城人说的则是伯母。同一过正哩的话,安流人说的实意是好转了或越来越好了。而华城人说的恰恰相反:坏了或更坏了。 五华人对不认识的中年妇女,可尊称为阿嫂哩或大嫂哩。但五华人到梅县去,称当地不认识的中年妇女为阿嫂或大嫂,会惹人不高兴。因为梅县人的阿嫂或大嫂仅为对自己哥哥妻子的称呼。而对不认识的中年妇女,应称为阿姊或大姊。反过来,如果梅县男人到五华,称不认识的中年妇女为阿姊时,却要惹人不高兴,因为阿姊是五华乡俗中女婿对岳母的旧称。同一尽话语,梅县人说的实意是连走带跑,飞快赶路,而五华人说的实意是猛烈呕吐。 五华人谓拉肚子为屙痢肚;蕉岭人谓拉肚子为屙巴。五华人用屙痢肚斥责口无遮拦者。这种人屙痢肚,是说这种人信口开河,胡说八道!蕉岭人用屙巴讽刺办事不牢者。紧做紧屙巴,是说越做越差或越办越糟糕。 同一放纸钱买路现象,一些县的乡俗是在为死人送葬时才放纸钱,而另一些的县乡俗则是在迎亲时的花轿前放纸钱。询之,前者说人刚死到另一世界,人生路不熟,所以要放纸钱买路,好让死者顺利到达天堂。后者则说,婚嫁是人生最大的事,花轿前放纸钱买路,可避开一切邪恶,使新娘顺利到达夫家。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本文转自网络,大客家网小威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欢迎全球各地客家乡亲投稿,投稿请加管理员白颠风早期证状的图片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