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普法工作的重要指示,6月24日上午,五华法院特邀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民法典宣讲团骨干成员黄家镇教授进行了“民法典的制度与重要变化——以物权编和合同编为重点”的讲座。
五华法院及五华检察院全体干警聆听讲座。
民法典于年5月28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黄家镇教授从民法典的发展历程讲述了民法典产生的历史和渊源,并重点讲授了物权和合同类法律规定在民法典中的重大变化。
黄家镇教授的讲课深入浅出,使五华区法院、五华区检察院全体干警对民法典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理解,对审判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干警心得体会
陈南松:
聆听西南政法大学黄家镇教授讲解民法典物权编、合同编与物权法、合同法新旧变化对比受益匪浅。民法典凝聚了几代民法人的心血和殷切期望,多少民法学人对能够颁行一部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和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民法典翘首以盼。
民法典集中体现了对民事权利的保护,可以说是一部民事权利保护的宣言。在新中国历史上曾于年、年、年、年共4次想制定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法典,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未能成型。现在,我们终于有一部能够正式施行的民法典。民法典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在中华民族立法史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马文杰:
通过聆听黄家镇教授的讲座,我深刻地认识到,民法典的颁布不仅是中国法治史的里程碑,还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是一部真正反映人民意愿、代表人民利益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民法典不仅在制度上有巨大创新,还从细节上有明确规定。
作为一名法律人,在今后的审判工作中将用心学习民法典,用行动捍卫民法典的权威,用成绩见证民法典的伟大!
李婷:
民法本质上就是人法,它倡导关爱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不断增长的利益需求,体现着仁者爱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将人们的福祉视为最高的价值目标。
民法典魂系你我他,凸显着人文关怀。今天,黄家镇教授围绕民法典的编纂历程、体例结构、“新”与“变”等3个方面,详细阐释了民法典的重要意义、基本要义,重点围绕民法典在制度上的创新规则、创新意义等方面作了系统讲解。
作为一名法官,我将聚焦重点内容抓好学习贯彻,将民法典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学习的重中之重,把握好民法典总则编和各分编的核心要义及重点问题,不断提升审判质效。
杨安森:
民法,为生民立命。民法编纂成典是国之大事,是中国立法史上的里程碑。这是一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将方方面面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民事权利的实现提供法典依据,也为义务履行提供法典支撑。
黄家镇教授关于民法典相关条文新旧对照的讲课由远及近、层次分明,为我们学习领会民法典精神提供了颇具价值的思路和方法。
(看完文章花1秒点赞转发,是个很好的习惯。)
撰稿:杨丹编辑:徐申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法院你点的每个赞,我都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