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二梅州贡献咬定目标不放松毫不含

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市有省定相对贫困村个,占全省的15.3%,是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我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全力攻克贫困最后堡垒,着力巩固成果提升脱贫质量,全面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梅州贡献。

越是最后关头,攻坚的难度越大。今年开春以来,面对剩余未脱贫人口和未退出贫困村,我市在省挂牌督战的基础上,对还有未脱贫人口的11个镇,全部列入市级挂牌督战。市委书记陈敏、市长张爱军分别带头挂牌督战兴宁、五华,响鼓重锤,向难啃的硬骨头发起最后的总攻。

兴宁市剩余4个未退出贫困村,问题焦点均集中在供水方面,挂牌督战后,各村全力推进集中供水管网工程,在五月底全部完成。

村民李玉华:以前各家各户自己引来的水,水质没有检验过,都不清楚是否合格。现在检验过,水质也更放心了。兴宁市坭陂镇镇长陈君辉:建立了问题台账和责任清单,强化帮扶措施,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逐户逐项整改销号。

至6月底,我市剩余户未脱贫户全部达到脱贫标准,17个未退出相对贫困村全部达到退出标准。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梅州持续精准发力,巩固提升脱贫质量,产业扶贫便是其中的重点。目前,全市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8.9万个,其中投入光伏扶贫项目个,规模和成效均居全省第一;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14亿,居全省第二。其中,“”产业扶贫长效模式,在全省脱贫攻坚会上作经验交流。

李金柚负责人李永生:采用项目帮扶,每年固定拿出一部分的资金来给这些帮扶的村集体,由村集体来去帮扶贫困户、果农。四季美公司总经理刘苑红:联动了八个村,有效整合了贫困村之间的土地、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实现了村与村之间的优势互补。我市还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工程,开展就业扶贫“1+4”行动,促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今年前11个月,全市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5万人,实现就业4万多人。五华黄狮新村村民刘祝珍:真的能学到很多现在我是准备去黄岗小学做一名舍管员。

党员干部、扶贫干部、致富带头人……纷纷化身“带货主播”,为扶贫产品吆喝。

市财政局驻大埔县溪头村第一书记杨振河:把我们的扶贫产品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让贫困户实现增产增收。

全市深入推进消费扶贫体系建设,依托扶贫馆、扶贫专区专柜、农村电商服务站点等,大力开展以购代捐和消费扶贫活动。今年以来,线上销售扶贫产品总额12亿元,比增17.8%,带动贫困人口5.3万人。

在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梅州全力推进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工作,创优农村人居环境,全市个贫困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标准,建成美丽宜居村个,精品特色村38个,新时代客都“富春山居图”正徐徐展开。

“稻鱼共生”基地薛伟民:拓宽了马路,修了栈道,让田园变公园,实现了第一和第三产业相融合。平远上举镇副镇长潘玉婷:以点带面打造客家民居群推动一村美向全镇美转变。

我市还加大兜底覆盖保障力度,精准认定对象,实现应保尽保,确保贫困群众不返贫;同时,规范管理扶贫资金的使用,积极探索扶贫项目及资产管理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带动贫困户长期收益,稳定脱贫。截至11月底,全市扶贫资产项目已实现%登记确权。

联播记者/苏书明李卓思

图文编辑/李翠萍审核/刘英梅、刘思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azx.com/whrk/11332.html